当务之急是停止对汉字的破坏

文 / 北冥有鱼

2009-05-11 01:03:26

昨晚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辩论的内容是是否应该废止简化字,正方的意见是简化字割裂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造字依据失去了传承,不仅讲不通,而且不好认,也变得不优美,应该逐步转为使用繁体字。反方的意见是:不应该恢复。简体字比繁体字更易于识别与传播,简体取代繁体是一种进步。争论的结果是谁也没说服谁,看来这桩公案还得继续下去。
这件事我也关注好久了,好像最先是一位叫王干的学者,提出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的建议,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也惹来一片非议,一时间在网上争论得风生水起。
我对此事的观点:大家关注文字文化,是进步的表现。但要废止简化字,需要慎之又慎,搞不好,让十多亿人变为文盲或半文盲,可能是一场灾难,不仅起不到光大中国文化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首先,应该停止对汉字的破坏,再逐步转向建设,因为现在对汉字的破坏正在加剧。
比如给孩子起名,好多人提出必须用大家都认得的字,理由冠冕堂皇,说名字就是一种符号,必须让大家都认得。抹杀汉字的表意功用,无视家长对子女美好祈愿和寄托。甚至还有一些公权部门强行下命,迎合低标准,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掩护,最常见的说法是字库里没有这个字,这可以算作一种理由吗?
清代编写的《康熙字典》。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2007年出版的新华字典收录汉字7028个,只有康熙字典的零头,而一般文化水平的人一生当中所认得的汉字只有不到两千个,由于不再使用,造成大量的文字逐步消亡,使汉字的表现力、优美性受到严重削弱。
再就是大量的外来语,网络语言被轻易地选录进字典、词典,岂不知,本来这些词语是很短命的,但录入字典、词典以后就使其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干扰、影响了汉字的纯洁性。
至于汉字被有意识的“误”用、歪用就更是屡见不鲜了,电视、报纸、广告,哪天不见上几起。
汉字的危机摆在我们面前,而这危机的来源不仅仅是由简化引起的。所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制止、停止对汉字的破坏,然后再考虑复兴问题。
首先可以在大学专门设立汉字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而不是古代汉语或是现代汉语的其中一部分,对中国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扩大教育范围。
再者,对现行的简化字进行审核,对个别简化得无理的,可以进行重新修订,但范围不宜过大。
从历史来看,汉字的简化改革是一种趋势,中国文字从符号刻画,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汉字简化也是使世人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至于如何使之简化而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元素,那属于文字专家的事。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北冥有鱼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