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岁月:赶爬犁过年

文 / 北郭居士

12/2/2019 12:10:25 PM

在逃荒东北下关东的岁月里,我在1974年23岁那年,曾经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住在伐木材的戗子里,赶爬犁运木材过了一个春节。


上世纪初至八十年代长白山区低海拔山岭之间的自然村落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代。上边整天瞎叨叨,什么过黄河、过长江,亩产过千斤。结果是海绵梯田在东北寒冷地区行不通,大会战把腐殖土的山林土地,都改成冷浆土负压的不毛之地了。悲哉!其结果是大寨田长不出庄稼,不光人填不饱肚子,连牲口畜类也跟着倒了大霉。
国家林业部门在长白山原始森林的边角部分,拿出些机械化不易采伐的山林,承包给农村公有制的集体来采伐。以公社为总承包方包下一大片面积的山林后,再划分给下属的各个大队、小队,各自清林、采伐、运输木材到集中地,挣他们几个小钱。说来可怜,我所在的那个生产小队,因为小,只有五六副牛爬犁,所以,一个冬天下来,只能挣五六千块钱。


初冬时期长白山区白雪皑皑的苍茫大地与低矮的农舍

深秋下雪以前,各个生产队按照划分的位置,在自己范围内的某一山谷沟趟子里,搭建土戗子,就是那种和原始社会不分上下,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的土木混合穴居。在戗子朝向沟谷开阔地的木克楞山墙上,开出一个低矮碰头的门,用秆草把子做门扇,供采伐木材的社员们出入。
深秋的几场雪后,积雪掩埋了那些磕磕绊绊的塔头草墩子、枯枝烂叶。道路的基础稳固顺滑了,开始牛爬犁进山,拉着采伐下来的木材到指定的积材场去集中。


牛爬犁从原始森林的深山谷里往山下拖运木材

我从六九年冬天开始上山干活,干些清林、采伐的活儿。这一年是我第一次赶爬犁拉木材。给我分配的那头牛的外号,叫“二牤子”。在东北的农村,不管是人,还是牲畜,都有外号,如果没有外号,人们就说是不成熟了。二牤子长得高高大大,雄伟气魄,由于一个秋天在原始森林里放养,专吃那些带甜味富营养的莝草(接骨草),好胃口赚了一身漂亮的深黄色皮毛,柔软光亮,非常浓厚。生产队舍不得骟,把它留下来打种。因为不骟没去性,所以它的性情火爆,桀骜不驯,不服人的驯导,很难驾控!
由于我是第一年赶爬犁,所以好牛、好套、好爬犁,都被那些老爬犁伙子给号下了,我只得赶这个刺毛头桀骜不驯的二牤子!饲养员是山东梁山县离着梁山泊咫尺的齐岗村人,姓齐。他老人家没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那种山林草莽味儿,满身都是浓浓的人情味儿——一副温情热心肠。老人帮我套了几次爬犁后,二牤子就和我混熟了,对我很温情!那是怎样的一个温情啊!?大黄牛的体格比我高大四五倍,一个大蹄子,几乎就有我的腰粗!而每天要听我摆弄,什么扣鞍子、上脖套、挂后鞧,栓肚带、紧缆绳,走起路来快了慢了,手中一根一米多长、半寸多粗的柳木棍子,还要不断的敲打着它那软骨组成的鼻梁骨。


当年我赶爬犁的二牤子,就是这副愣头青模样

二牤子性情急躁,每天早晨三点钟开始套爬犁上路,在寒冷冬天的满天繁星下,它一听见有别的生产队的爬犁过路声,就着急了,得好好伺候着它上套,省得一着急,就光着身子跟着人家的爬犁跑了!一旦套上爬犁离开压轧子的楞场,上了爬犁道以后就不大用管了,任它优哉游哉的随着大队爬犁而去,人就可以在爬犁上倚着拦木头棕绳的压木杠,打盹眯缝眼了。每到天亮时,往往看到单薄的棉衣裤上,挂满了白白的冰霜。那时年轻,也不觉着怎么苦,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怕。那一年十六尺半的布票,二斤六两的棉花票,冬天是怎么混过来的。


拉木材的马爬犁,边上跟着的是小马崽儿

春节到了,在山上采伐木材的人不能回家,生产队送来了要过年的年货;因为长白山的高寒山区不长小麦,过年由国家供应每人二斤白面、半口生产队养的猪、几板冻豆腐、数麻袋冻萝卜、冻天津绿白菜,这就是年货了。年初一歇着,三十下午不用上山装爬犁了,大家都围在一起包饺子,一个个的饺子包的有包子大,二斤面包不了四五十个。等下出来,一顿吃了还不当什么。初一的中午吃一顿红烧肉,肉块都是一寸大小见方,汤上面飘着一层荤油,喷香喷香滴,大家蘸着粗糙玉米面的窝窝头,吃得是个不亦乐乎……
我和几个社员,挂记着家里的父母弟兄们,不舍得自己都吃了,用饭盒装上些最肥的,在初二下山送木材的时候,委托伙计们给带赶爬犁,拐弯送回家去。直到现在,我最小的弟弟还时常说起小的时候,冬天就盼望我能回家,给捎回点儿好吃的去,特别是那厚重的荤油和大肉块,至今难以忘怀。
在吃饺子的时候,我没有忘了我那要好的二牤子,特为夹出了五六个,到牛棚里喂给它吃。
二牤子对我很有感情,每当我靠近它,它就立即爬起来,将一个热乎乎的大嘴巴,全都哈在我的脸上,顿时一股子杆草味,熏得我满头满脸都是。那种亲情,当时还感觉挺好滴。
1974年,那年的我23岁,在东北长白山的大森林里,赶爬犁过的春节。在逃荒东北、下关东的岁月里,我在23岁那年,曾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住在伐木材的戗子里,赶爬犁运木材过了一个春节。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北郭居士/李知生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