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落叶知秋
12/21/2019 10:17:24 PM
约旦河源于叙利亚境内的赫尔蒙山,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境内注入死海。全长36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流。
《圣经》记载约旦河是当年耶稣受洗的河——河边石墙上有希伯来文和中文《圣经》马太福音(耶稣受洗16)一段话:“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欢你。’”
圣经上的这段记载使约旦河成为朝圣之河。千百年来,约旦靠这条朝圣之河滋养了自己的国土和文化。约旦隶属阿拉伯共和国,国土8.9万平方公里,663万人口,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人居多。约旦国土地貌与相邻的以色列有共同之处:多是沙漠,气候干旱少雨,资源极其匮乏。但两国民众生活水平精神风貌差距极大——以色列“空手套白狼”玩得风生云起,比以色列国土大三倍之多的约旦却基本靠国际捐赠维持国计民生。
走在约旦首都安曼的街区,到处可见尘土弥漫的烂尾楼,低矮污脏的商铺楼房。地摊上摆着并不新鲜的土豆、圆葱、西红柿之类的蔬菜,旁边的小贩们身穿油渍渍的衣服在驱赶苍蝇。很多阿拉伯女人头裹黑纱,身穿一袭黑袍匆匆赶路。约旦男导游小马说阿拉伯国家是一夫多妻制,女人不能出来工作。她们只能在家伺候男人,若出门就要如此打扮——这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女人不仅没有社会地位,在家中也要忍受男人的施暴。又见街市上到处是三五成群的男人在抽烟闲坐闲逛看女人,他们一个个身体肥壮衣履肮脏邋遢。小马说,约旦因为没有资源基本靠国际化缘维持国民经济。就业岗位少失业人多。但是政府还是很照顾穷人的,规定每天救济他们两顿饭:每顿价值一美元的两个饼、一杯茶、一小包酱。他指着街上这些闲逛的男人说:所以这些人没有工作也不会饿死。有人问:他们这些人也一夫多妻吗?一阵大笑。
小马说,约旦是阿拉伯国家中治安很好的国家。政府意识到旅游是约旦的支柱产业,所以对来此旅游的客人都很重视——要知道一个旅游团队能给地方带来五十个就业岗位,包括交通、餐饮、导游、保安等。这些服务人员对客人都尽心尽力服务,唯恐被投诉丢了饭碗。
团队里一位女士说,昨天在景点上买东西付钱时掉在地下20美元,被小贩捡起不给。多亏了小马导游和警察一同找到了那个小贩,小贩连声道歉把钱交了出来。女士向小马表示感谢,小马说对客人负责是我们的职责。
对比之下,隶属阿拉伯国家的约旦已向着“文明经商、依法治国”的大方向转型。当初约旦作为阿拉伯一员曾追随阿拉伯众国一同侵略以色列,企图将以色列消灭之后分一杯羹。谁知几场恶战下来以色列越战越勇,不仅打败了数十倍的阿拉伯军队,还乘机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令那些牛气冲天的圣战勇士晕头转向。战争的惨败使约旦大彻大悟——追随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为敌,不但使国家元气大伤,还得罪了财大气粗的施主美国佬,更重要的是“以邻为壑”将失去以色列的许多科技援助。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约旦很快和以色列言归于好,以色列不念旧恶,仍然对约旦给予一系列科技援助,使约旦的环保绿化、旅游产业、农耕科技、读书教育不断得到改善。而今以色列和约旦虽然存在不同信仰,但他们毕竟来自同一血缘同一语种,同住约旦河之畔,共饮约旦河之水。在共同历经了战争苦难之后,应懂得唇齿相依之国只有和平友爱才能互惠共存这个基本道理。
玫瑰色佩特拉城和月亮谷是约旦的一张旅游大牌。
佩特拉这座神秘古城地处约旦南部海拔1000米的高山峡谷中。这一大片光秃秃的赭黄色山峡几乎没有花草树木,只有一座座突兀险峻怪石峥嵘的峰峦涧谷。峰谷中间延伸一条1.5公里、被当地人称之为“蛇道”的原始古道。这条蛇道最宽处七米,最窄处只有两米。走在这条蛇道上,两边断壁危岩有的如怪兽鬼脸,有的如浊浪翻滚,实令人心惊胆寒。路上不时有一辆辆载客的马车、驴车飘忽着腥臊气味穿梭往来——那些赶车人是些彪形大汉,一个个气势汹汹,打着唿哨挥着鞭子毫无顾忌地向前冲锋。他们驾驭的车后座上支撑着污脏的青罗伞盖,伞下罩着颠颠颤颤的两位游客。小马导游告诫我们:千万要躲避他们,不要被这些车撞上。所以每当听到马蹄声唿哨声我们就赶紧靠边站。
沿着这条蛇道七拐八拐走到尽头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平地,平地上突兀起一座楼阁玲珑的宫殿,在夕阳照耀下霞光闪烁——这就是隐藏在峡谷之中,佩特拉古城的卡兹尼神殿。这座古神殿凭借山势在崖石峭壁上雕建而成,廊檐石柱,楼阁门户全是深深浅浅之玫红巨石浮雕。听导游讲关于这座卡兹尼神殿的来历有不同版本:有的说,是公元前游牧民族纳巴泰人为他们国王亚力达三世所建的陵墓,有的说神殿是罗马人藏匿珍宝的宝库,陵墓和宝库传言更增添了宫殿的神秘。它历经千年风沙,历经部落之间的惨烈拼杀,而今一切恩怨情仇诡异谜团都在这座血色建筑物之中变成一些甲骨文似的咒符,任凭人们猜测凭吊。
小马导游又介绍说:公元106年,这座古城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七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后来古城被流沙断崖隔断,纳巴泰人不知去向,古城沦为一座阴森荒芜,于人世间相隔绝的空城。沿着古城向前方开阔处走去,依然是高耸连绵的石山。石山浅玫色,草木稀少,山上层层石阶上有大小洞穴以及储水窖——据史书片段文字记载,这里纳巴泰人曾住过,后来贝都因人来此居住,封闭了这座掩藏着许多秘密的古城。直到1812年被一个年轻的瑞士探险家贝克哈特化妆成阿拉伯人,用一口流利的希伯来语混过了贝都因人的检查闯进这片与世隔绝的峡谷。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写下新闻报道,向世人证实了佩特拉玫瑰古城的存在。自此古城名声大噪,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探险家、记者、商人以及大批游客。但至今无人能破译这座古城以及卡兹尼神殿的文史密码。
与古城相距不远是瓦迪伦沙漠月亮谷旅游胜地。这片广袤沉寂的沙漠宽两公里,长130公里,周围是光秃秃的石山峡谷。数千年来,酷热干旱的暴晒,软磨硬缠的风沙将这片峡谷侵噬的面目狰狞惨不忍睹。一座座风化的岩峰如中世纪战乱后的大片城堡废墟堆积在漠漠黄沙之中——然而这令人惊梀的丑怪地貌从云端高处拍摄下来竟同月球奇景极相似,由此这景点因祸得福而被科考家赐“月亮谷”之名。
我们乘坐皮卡敞篷车来到瓦迪伦沙漠月亮谷之时正值中午。烈烈阳光把沙漠晒得滚烫,黄风卷着热浪迎面扑来。旅友们把头、脸包裹好,艰难地跋涉在沙丘上。炙烤、干渴,身上却无汗。沙漠中有贝都因人的骆驼商队在歇息。那些骆驼像一组雕塑静静卧在沙地里,旁边的贝都因人在向骆驼身上堆积货物。这些身穿长袍的贝都因人身材魁梧,脸色粗砺,高眉骨深眼睛,满脸胡须很难看出年龄。住在沙漠山谷中的贝都因人至今仍然沿袭着古老的一夫多妻制——荒漠中艰难的生存使女人、道德、法律都成了弱势,只有男人群居的强悍勇猛才能在这严酷的大自然环境率领女人孩子们生存……
我们走进了贝都因人的大帐篷。帐篷内炉火燃烧轻烟缭绕,烟雾中弥漫着一种类似苦艾的草药香气。十几个身穿灰白长袍的男人围着炉火抽烟喝茶。他们用大托盘端上十几杯茶请我们入座喝茶,我们一行人致礼后每人端起一杯茶品尝——热茶如红糖姜水味道,饮之令人脾胃舒畅。看到帐篷内铁制炊具一应俱全,锅里烙着大饼,盆里有土豆胡萝卜。有人拿出手机呜里哇啦对话。 自从佩特拉古城被解禁之后这里开始修建公路,涌入皮卡旅游赛车和摩登女郎开的直升飞机。贝都因人的封闭生活被打乱了,不可抗拒的城市文明侵袭着这片古老荒凉的沙漠,冲击他们原始部落的生存方式——他们能走出封闭融入外面的大千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