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八言联

文 / 北冥有鱼

12/25/2019 8:50:11 AM     

鉴赏之道,澄怀怡情应为首要。

“三月茶笋初肥,梅花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胜客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事。”

“箕居于斑竹林中,徙倚于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若非羲皇之上,定亦嵇阮之间。”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古人的赏心乐事当今难以复制,原因不只是值得陶醉的法书名画无多,关键是放松忘机的心态少有。聊补无米之炊计,前人的鉴赏笔记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非常喜欢那些如话家常、回味悠长的鉴赏文章,阅读一过,如品甘饴,周身通泰。原先那些似曾相识的影子,在眼前清晰、灵动起来,使人生又增加了新的朋友,增添了新的意义。不过,也常遇到一些将赏读文字写得像政论似的高头讲章,除了一大堆八股似的评判,余下的就是不知所云的概念、定义,就像前人所说的俗人题画,败坏了多少风景和心情。
不过,鉴赏文字的轻松或沉重也和书画的风格及其作者经历有关,就像今天要说的冯桂芬,恐怕写得不像政论文都不行。因为他就是以写政论而著名的。
1898年7月17日,光绪帝下旨,将《校邠(音宾bin)庐抗议》一书“迅即饬令刷印一千部,克日送交军机处,毋稍迟延”。7月28日该书印好,光绪帝又下旨将其分发各“部委”“司局以上干部”并限期10日上报读书心得。
这是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采取的步骤之一,他希望从《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找到变革的良策,也希望能用此书激发群臣图新的热忱。而此时,该书的作者冯桂芬已经去世24年了。
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苏州人,生于1809年,卒于1874年。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榜眼,授编修,曾任广西乡试正考官。也曾为李鸿章淮军的幕僚,为改良主义先驱人物,“中体西用”的首倡者。有《校邠庐抗议》《说文解字段注考证》《显志堂诗文集》等著述。
大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有曲折艰辛的经历。
冯桂芬家族并不显赫,溯三代无科名,由于老辈辛勤维持,日子勉强过得去,到其父亲方有较大改观,冯桂芬之父冯智懋,勤勉不失灵活,年轻时随人学习经商,到中年后独立经营,并开办“小额贷款公司”“渐以贸转,至小康”。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道光六年和九年,家中两次遭遇大火,产业骤然萎缩,经常出现被人持券逼偿的情况。家境的窘境给童年冯桂芬留下了深刻印象,心里种下了必须改变现状的种子。
冯桂芬出生在苏州,这个传说中的鱼米之乡,也是赋税最重的地区,当时还是太平军与清军战争的主战场,祸结兵连,赤地千里,民众饱受荼毒。冯桂芬身处社会底层,亲身经历了这些磨难,也萌发了探究这些苦难根源的念头。
冯桂芬的一生,仕途并不得志。尽管曾高中榜眼,但因种种原因,他并没担任实职,没有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他的社会角色基本是在谋士和隐士之间转换。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特殊的角色给他提供了观察社会的最佳角度。
大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有很好的师承关系。
冯桂芬的启蒙老师是他母亲。母亲姓谢,因为教子持家有方,被收入《清史稿》列女传。谢母的教子方法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遭遇大火,家道中落,谢母毫无怨言,以柔弱的双肩担起相夫教子的重任。她告诫冯桂芬“一丝一粟皆天所生,不爱惜必有天殃,一些富贵之家败落,都是这个缘故。”冯桂芬考中秀才,谢母喜悦当中带着励志“你们冯家自曾伯祖后,没有中秀才的,现在你中了秀才,真为冯家争了光了”。冯桂芬中进士,授编修,谢母对其说,“当官如果只为钱,那和经商有什么两样呢?希望我儿能当个好官”谢母的一个最大愿望,就是降低吴中的赋税,“汝他日为言官,此第一事也”!冯桂芬谨遵母训,一生都在为此事努力,可惜等此事实现的时候,谢母已经离开了人世。
冯桂芬政治理念的建立得益于恩师林则徐。1832年,林则徐到苏州就任江苏巡抚。他关注和提携年轻才俊,择其优者“每月逢一进署会课”。时冯桂芬年二十三岁,已中举人。因思想敏锐、学力过人,得到林则徐的赏识,以国士相期许,“有一时无两之誉”。冯桂芬也仰慕林则徐的为人和才学,以师事之。1837年,林则徐调任湖广总督,冯桂芬亲自送“赴金陵,遂不复见”。以后,林则徐发配伊犁,督陕甘、云贵期间,虽然“驰驱绝域,尤手笺酬答无间。”
冯桂芬还有一位亦师亦友的改革先行者魏源,“桂芬在京时,尝与默深(魏源字)等修禊慈仁寺。在扬州时,尝与默深、刘孟瞻诸子,纵言河事。……默深所撰《海国图志》,桂芬亦草文正其错误”。魏源广阔的视角,开放的思维,对冯桂芬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实现改革理想,仅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有实权人物的认可和推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郭嵩焘都是饱读诗书,腹有经略的济世之才,为扭转大清王朝的颓势,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冯桂芬曾为抵抗太平军和曾国藩打过多次交道,也在李鸿章部干过多年幕僚。曾李在官职上是冯桂芬的领导,在治国理念上也有独到见解,冯桂芬吸取他们思想的合理成分,揉入西方的改良理论,使一些零散的理念系统化,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改革方案,最终促成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的发生发展。
大多事业有成的人,都有过人的眼界。
最能代表冯桂芬思想水平的,就是他的《校邠庐抗议》。校邠庐为冯桂芬的斋号。抗议是指“位卑言高之意”。
《校邠庐抗议》全书共有40篇,内容涉及广泛。和龚自珍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眼光仅仅停留在船坚利炮物质层面有所不同,冯桂芬向西方学习的眼光已延伸到文化、经济、政治各个领域。首次将西方先进制度作为参照系对现行体制进行审视和批判。
为了解冯桂芬的所思所想,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攻读那本不到一百页的小册子,但大清翰林和当朝寒士显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冯大人胸纳万象、鞭辟入里的宏韬伟略到我这里却成了诘屈聱牙的古文开蒙课。磕磕绊绊断断续续,视力直线下降也没换来阅读的流畅。——不明觉厉。这个词好像就是给我造的。
相信大家的水平不像我这么差,我把《抗议》中的部分题目抄录在此,各位看官望文生义,也能悟出点什么。

公黜陟、汰冗员、厚养廉、省则例、易吏胥、采西学、善驭夷、制洋器、罢关征、筹国用、杜亏空、减兵额、折南漕、利淮鹾、改土供、变科举、广取士、变捐例、绘地图、兴水利、稽户口、均赋税、劝树桑、壹权量、崇节俭、收贫民……

身处闭关锁国的大环境,冯氏的很多见解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就是放在当今也有生命力。如他总结的“四不如夷”:“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制洋器议)他认为自秦汉以来的取人之法“才德虚而无据,公论散而无纪,不得不舍之而凭文字、凭私见”。建议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惯例,公开荐举和督察官员,官员按照不同层级,每年都有人才举荐任务,被举荐者的德才表现,纳入举荐人的考绩。县以下官员,则由乡民直接选举产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官员根据自身才力自选职缺。(公黜陟议)他认为国家冗员太多“不冗于小冗于大,不冗于闲冗于要,不冗于一二冗于十百”。主张精简机构设置,压缩官僚编制。(汰冗员议)他提出应审时度势,处理好国际关系:“驭夷之道不讲,宜战反和,宜和反战,而夷务坏;忽和忽战,而夷务坏;战不一于战,和不一于和,而夷务更坏。”他引用子贡的话“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意,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善驭夷议)此议简直就是当下的时事评论,不知道那些决策者能否看到?
《校邠庐抗议》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以一家之言辟千年流弊,若无海纳百川之智,无此高屋建瓴之见。
大多事业有成的人,未必有一手好字。
不少名家大腕,衣着光鲜,相貌堂堂,但一提笔就会让人大跌眼镜。从收藏角度讲,书法分为书家字和名人字,藏家对书家字要求较高,不但求真,而且求精。但对于名人字,则只要真,其他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人会将冯桂芬的书法归为名人字,其实不然,冯桂芬有着扎实的书法功底,他的字既有法度的严谨,又有激情的灵动,结字简约,线条流畅,篆隶蕴藉,行楷相济。和书法家相比毫不逊色,《中国美术全集》就收录有他的一副对联。可以说,冯桂芬是难得的改革家兼书法家,只不过他在政治上的名声太大,掩盖了他的书名罢了。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一百多年过去,当年光绪皇让群臣上报的阅读《抗议》的心得建言还存在档案馆,而那些以“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写下的激扬文字,真正实行的又有多少?欣慰的是眼下被大家所称道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义理上和《校邠庐抗议》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愿这次能够取得实效。
人们为了有好心情而欣赏书画,但要使这好心情常有、长久,需要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就在我这篇小文即将完成的时候,我看到了来自昆明刀砍人的报道,也看到了冯桂芬陵墓被盗掘的消息。当年冯桂芬曾为治理盗贼写下《严盗课议》,没想到反被盗贼掘开了自己的坟墓?可叹!可叹!一个恬淡适意的生活环境,需要社会的和谐安定,需要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改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北冥有鱼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