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井

文 / 落叶知秋

12/28/2019 8:44:50 AM


小时候在济南舜井街住过,那时的舜井街是济南老城一条平凡而又有名的街。说它平凡,皆因其建筑格局同老城所有的街巷一样,中间青石板路,路两旁排列着黑黢黢、密麻麻的土屋老宅和商店茶馆,没有什么特殊景观。说它有名气,皆因为街中间有一口赫赫有名的舜井,这口井座落在街西凹处,直径约有八十公分,四周的青石板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刷的光滑干净,石板缝里也汩汩流淌出细细的水花……

这口井据说与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大舜帝有密切的关系。史书记载:大舜出生在一个河南一个虞姓贫苦农家,自幼丧母,其父是一个失去劳力的盲人。 舜幼年常受后母虐待,仍然勤于耕作孝敬父母爱护幼弟。虞舜成年后率领一方百姓从狩猎放牧到农耕春种秋收,同时亦开始了孝道文化的教化。文史上把大舜开始倡导的农耕文化道德教育称之为“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转折”。随着人们对大舜的赞扬尊敬,舜的事迹和名气广为流传。后来尧帝把帝位让与大舜,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趵突泉中的娥英祠就祭奠着这两位美丽贤德的女性。祠堂的廊柱上篆刻着文史学家徐北文先生撰写的一副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凤凰归矣潇湘吟”。与娥英祠相隔不远的舜井也成为“舜文化”的重要元素——它记载着大舜曾在济南历山下春耕之时的一段传奇:当时舜以农耕文化教化百姓率民开荒时,有一条恶龙在这里兴风作浪,于是大舜就率领民众开凿了这口深井,把那条恶蛟龙深深锁在了井底。人们为了纪念大舜,就把这口井命名为舜井。这舜井神秘而又深不可测,不管多旱的天,井水也清波荡漾,即使数九寒冬井水也雾气缭绕温温柔柔。人们打水时只要一俯身,就可以把一桶甘甜清凉的水提上来。夏季雨天,井水满溢,如喷泉四处流淌,孩子们赤着脚,拿着葫芦瓢、蓝花碗,围着井口舀水喝。偶尔碗里会有一只透明的小虾蹦跳着,或有一条墨黑的小鱼扑腾着……


每天清晨,铃声叮铛,蹄声的的,小毛驴拉着铁皮水车来了,不待主人吆喝,自觉地停在井旁。卖水的老汉从水车上取下两只水桶,俯身井口左右开弓地提水,不一会儿就把水车装满,然后赶着毛驴水车“一分钱一桶水”沿街叫卖。街上开茶馆的有好多家,他们拉着大风箱,泥砌的长方形灶台上有七个炉口,每个炉口上烧着一铁壶水。一分钱一壶开水,一分钱一碗茶水。就像样板戏沙家浜中阿庆嫂唱的一段戏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每到一茶馆处,小毛驴就习惯地停下,等主人为茶馆的大水缸打满水后,又摇头晃脑地伴着铃声继续行进。


然而,舜井街及附近的居民们却很少有人买水,家里有点劳动力的都是大桶小桶地往家提水。一年年一代代,每天从早到晚,舜井默默迎接着承受着人们的索取。井口断裂了,流出涓涓清流;四周石板被踩凹了,变成浑浊水洼。人们照旧打水,却从未有人想过——这井水从哪里来?它会不会干枯?作为被它滋养的一方子民,应如何对它伟大的奉献表示点感激……遗憾的是,打水的人总是来去匆匆,无暇对断壁残墙、碎砖裂石的舜井给予关注和思考一一似乎它天经地义应该永恒奉献,应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七十年代为响应“深挖洞广积粮”圣旨,泉城男女老少齐上阵爆发了备战备荒挖防空洞的运动。各单位组织人马沿着护城河和市区开阔地,如临大敌深挖防空干道。地势南依群山,北临黄河,地下纵横交错七十二泉,自古就有街街杨柳户户水井的泉城遭到空前毁灭!刹那间,许多名泉不再喷涌,继而被填埋被遗忘!挖干道工程中,时有泉水涌出。于是抽水机日夜抽水,碗口粗的胶皮管子颤抖着,把清清的地下水送进护城河,送进下水道——那是泉城的命脉啊!舜井在哭泣中同七十二泉的水位骤然降落——人们打水开始在水桶上拴绳子,而且绳子不断加长,终于井里没有水了——万恶的文革不但要拼命地斗人灭人,还要狠毒地填丼断流绝了泉城的地下水脉啊……
苍苍者天,哀哀生民!


八十年代舜井街拆迁扩建,居民们都搬走了,舜井街修建成繁华的商业街。几乎干涸了的舜井被列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装修一新的井口上标有古色古香的两个篆字“舜井”,旁边还有文字介绍。这口井在大有用途时并未受到如此殊荣,而今失去了供水价值,却成为名胜古迹身价倍增。当初大自然曾把它慷慨地赐予人间,让它满溢着生命之源,任凭大舜的子孙们索取耗用……它澎湃的生命终于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由蓄意制造的“人祸”衰竭了。哀哉它的残躯却被金缕玉衣包裹起来,成为家乡舜文化的一道人文风景线,欣赏乎?凭弔乎?
2001年4月24日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