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胶澳子
2019.12.29 8:47
1956年9月1日,青岛台东顺兴路小学秋季开学第一天。我新升入的高小六年级三班从其他班级转进了三位同学。其中有位个子很高的,名叫窦世魁。他1942年生,大我一岁。老师安排他坐在我的身后。我们这行课桌是靠近右边教室窗户的。
新来的同学窦世魁当天就为班里带来了新气象。
许多同学把新学期发的新课本用牛皮纸包上了书皮。窦世魁就帮助同学们在封皮上分别写上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的双钩体美术字。字体醒目,圆润大方,连老师看了也赞不绝口。
“新来的窦世魁同学会画武侠连环画”,同学们闻声便把窦世魁围了起来。只见他把空白算术本一裁两半,用钢笔黑墨水当场画了起来,让围观的同学赞佩不已。什么三侠剑,三侠五义,武侠人物胜英、欧阳德、李元霸,等等,刀光剑影下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那时的窦世魁很慷慨,经常对同学说:我画本连环画送给你。我记得他送给同学们的自画连环画至少也有十来本。可惜都随时光烟消云散了。
我们的美术老师徐绘圃是个脾气很大的老头,发起脾气来简直要对学生体罚出气,同学们都怕他。可是他对窦世魁态度特别好。我们看到他对时年十三四岁的窦世魁像对待一位成年人那样的客气。他可能是预计到这孩子在美术上将来必成大器吧!
那时学生的上课还不是全日制。每周有三个下午要参加小组学习,老师布置的许多作业要在小组里完成。许多同学家里住房狭小,只能把学习小组选择在房子大的同学家。窦世魁家离校不远,地方又宽敞,我们五六个同学下午都聚集他家。
窦世魁家门牌是姜沟路37号,实际是姜沟路与道口路的交汇处下村庙的门前。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道观。我们在窦世魁家门口就能看见大庙的入口及院子里的旗杆,还时不时听到老道士带徒习武的吆喝声。窦家房屋后是一条宽达十五六米的大水沟,直通昌乐路入海。原来流过的是一条清溪流,这应许是大庙取名清溪庵的原因吧!
窦家姜沟路斜对门有一家道士开的火烧铺。同学们饿了时可以花六分钱在那里买一个刚出炉的芝麻火烧,又香又好吃。
在我们眼里,窦世魁的母亲是一位面目和善,身材瘦高的家庭妇女。她为我们这五六个小学生提供了小板凳和学习用的落地小饭桌以及饮水。我们在他家学习至少也有半年之久。
我们学习的时候,窦世魁的大哥窦世杰就在路口拉小提琴。窦世杰比窦世魁大12岁,戴一副透明的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是1930年生人,早已参加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摩小提琴的演奏。初听时感到特别悦耳,可他是在练琴天天一直拉的是《新年好》这一支曲子,就真让我感到腻了。
1957年,窦世魁考入青岛美校,1960年分配到青岛工商银行做美术师,日后成名。
五年前,青岛嘉木艺术馆曾举办过一次轰动岛城的窦氏四兄弟书画展。这个家族,窦世魁的哥哥窦世杰、弟弟窦世伟,最小的弟弟窦世强的艺术实力确实非凡。
还需补充的一段,窦世杰的女儿小提琴演奏家窦君怡的故事。
窦君怡就职于创建于1918年的世界著名的荷兰鹿特丹爱乐乐团。她是该团唯一的华人小提琴演奏家,已定居荷兰。曾灌制世界第一张梁祝小提琴CD。
已是63年前的往事了,窦氏家族人才辈出的奇迹令许多人难以忘怀。让我联想到当年这姜沟路道口路交叉口的那几间低矮的平房,它可曾是青岛的美术家和音乐家走向世界的摇篮。
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胶澳子/石老人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