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见闻(续二)

文 / 杜帝

1/23/2020 10:22:20 AM

我从20多年前参加旅游,看到队伍里农民越来越多,这次缅甸之行,口音明显是“村里的”,比例占了一多半。
旅游落入寻常百姓家,自然而然,经济条件在调整一切。
膨胀的城市,不断缩小的空心化的乡村,一轮轮的拆迁改造,旅游大军当然在变化。
游客里的大爷大妈依旧特色鲜明,吃饭时声音喧哗,议论中国人素质低,嘲弄国人喧哗,抢饭剩饭。
这些人很愿意提起自己曾经到过欧洲,他们总是装作随意地提起,到了北欧,那个环境,啧啧。
对方接茬也顺溜:澳大利亚新西兰,蓝天白云啊!
他们的议论谈话,巴不得让所有人都听见。
我不由想起钱钟书的《围城》,野鸡大学,哗众取宠。
好像是微信上的一个段子,同学聚会,纷纷说美国或欧洲见闻,一个不大发声的同学说,鄙人不才,英国住了五年,周围一下子哑声。
相关图片请参见 杜帝语丝

缅甸没有公交车,导游说你们在曼德勒看到了,小货车搭个棚子,固定几个座位,那就是“公交”,有的成规模,有钱人买个十辆八辆,有固定路线和发车时间。
出租车就是“摩的”,还有大量的搭棚子的三轮,我和几个团友坐了几次,都是比划着讲价,人民币10块钱左右,路程远近弹性很大。
路上的“公交车”不少,小货车塞的满当当的,人数超载显而易见。好在缅甸人瘦小,重量不一定超载。
接待中国人的旅游大巴虽然是从韩国、日本买的二手车,但在缅甸还是非常抢眼,我们在豪华高大的车里坐着,俯视尘土飞扬的道路,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阿丹说,信佛的缅甸人相信来生,对生活要求很低,衣食住行奉行简单主义,吃饭就是一碗米饭,全身的衣服只有几块钱,整天赤着脚,很多人从偏僻乡村走路几十公里,来城市的寺庙叩头拜佛,把口袋里的钱币投进功德箱。
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慢悠悠的,似乎习惯随遇而安。
以前的缅甸可不是这样,阿丹说上个世纪40年代的缅甸,经济非常发达,GDP是日本的八倍!加上二战后缅甸获得了日本的战争赔偿,这些巨额赔款极大改善了国计民生。导游纳闷,当时中国拒绝联合国制定的战争赔偿,说是你们领袖主动放弃,为什么?
缅甸经济停滞和断崖式下跌,起因于脱离英国搞独立,随即昂山将军被暗杀,缅甸开始内战,闭关锁国,军阀混战,贩毒丛生,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我看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昂山素季》,杨紫琼饰演的昂山素季从外到内非常到位。昂山素季被软禁期间还会见客人,经常参加集会和演讲,够宽松的,看来缅甸军警还是受英国影响,放咱这儿也许不知道得什么病就死了。
阿丹还说起了在缅甸的华人,聪明能干,仅占缅甸百分之五的人口,却控制了缅甸百分之九十的财富。这些华人在缅甸没有政治地位,更不允许他们染指国防军事,如果让华人参加选举,参政议政,恐怕缅甸早就成中国附属了。
我到过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好像都是这样,在政治和权力包括军事方面,严格限制华人,包括华裔和华侨。
导游说缅甸的华人虽然富可敌国,但他们行事低调,你们在曼德勒看到那些深宅大院,院墙有铁丝网,基本上都是华人的。
穷苦的缅甸当地人不怕偷,家里也没有可偷的东西。
缅甸这两年刚打开国门,中国人也开始过来旅游。以前偶有外籍,只是欧美的零星背包客,现在缅甸的接待环境在不断改善,修整道路,增加酒店,开放景点,热气腾腾,应该说,改革开放的缅甸前景看好。

我们在缅甸的行程非常轻松,游览皇家花园用了一整天,上午九点出发,在路上慢腾腾走了近两小时,接着进酒店吃饭,吃完饭进花园。
这是在曼德勒的第三天。我们去的皇家园林在海拔最高的眉缪地区,也是著名的“花都”。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园林就是英国人设计的,能看出英国人在环境审美上的高雅趣味和园艺水准,他们选的地方植被茂密,气候凉爽,这在一年到头几乎40多度的缅甸,尤其珍贵。
整个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园林巧妙利用了起伏的自然地势,水泊,小桥,花地,森林,若隐若现的房屋建筑,总体和谐美观大气。
花园里还有蝴蝶和昆虫标本馆,造型独特的瞭望塔,在高高的塔上,你可以俯瞰整个眉缪地区。
美丽的皇家花园,让人有些目眩神迷。我感觉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岛的“布查德花园”,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可是世界顶尖级的花园啊。
今天的照片,就贴缅甸皇家园林。
相关图片请参见 杜帝语丝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杜帝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