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胶澳子
1/13/2020 9:46:03 PM
青岛老台东的商业市场是模仿天津的劝业场建造的。
商业市场是一座东西南北均跨越三条马路,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商住两用的大型二层建筑,比现在青岛香港中路的佳世客商场还要大得多。东大门是福寺路,西大门是昆明路,南大门是台东一路,北大门是台东三路。每个大门上面都雕塑着大书法家王垿写的四个大字“商业市场”。王垿是山东莱阳人。清朝1879年中举人,1889年中进士,后升国子监祭酒、翰林院院士。晚年定居青岛。
商业市场的一层是光陆大戏院和两家说书场及若干家土产、蔬菜、副食品海产品等商店。
二层叫百货公司,主要是百货、布匹、服装、手表、自行车。糖果等。设在市场内的民用住宅有一二百家。几乎都是以木板间隔的简易民房,面积大都在20平米以下。住的几乎都是城市贫民。
东门外有福寺路的水果一条街和出名的高密大嘴炉包铺和灌汤包铺。
西门外是小吃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个卖炸大虾的老太太,她一边用筷子拨弄着油锅里的大虾一边喊着:“一斤四个头的大虾,再不买就没有了!”几十年来每当吃虾时就常想到那卖虾老太的叫卖声。现在海捕大虾越来越少,一斤八个头的也很难见到了。
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每个大门都是由两扇大木门组成。一进大门就是登上二楼的楼梯。木质的楼梯扶手很宽很厚,被行人常年抚摸变得很光滑。当年我和我刚入学的几个同学,几乎天天放了学就到这里来骑在楼梯扶手上擦滑梯嬉笑打闹。我们曾在这里度过童年的欢乐时光。
据《胶澳志》记载,此“市场乃本镇商人杨圣训等于本年夏季聚集商股所创设。地在台东一路台东三路之间,计新筑楼房上下四十八间平房104间。每间月租三元五角,鱼肉菜果五十六间,每间月租二元并设戏院一所书场二所。楼房、菜场、书场居其中部而四围环以平房。场中空地间为数区以供露摊之陈列,计有二百余所。每摊大者占地五六方公尺月租三角五分,小者占地一二方公尺月租贰角。”以今日眼光看之,这实际已初具社会廉租房的雏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城改造运动将老台东的商业市场夷为平地。再也见不到昔日的繁华踪影。今天的青岛人只知道这里现在是台东步行街及利群和万达超市。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胶澳子/石老人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