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毕拙
2/3/2020 2:12:53 PM
作者按:今看到朱之文捐款20万支援武汉,想起我多年前写有一文,是朱刚出道时写的。这位朴实的农民歌手,也真是不忘初心。捐这么多钱,自己穿着布棉鞋。看来他是信奉“施比受更为有福”。
2020年2月1日
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单县农民朱之文2011年初参加了山东电视台的一档歌唱的选拔赛,由于穿着一件绿军大衣登台,与其他选手衣着华丽讲究形成鲜明对比,显得非常寒碜。但他的嗓音及歌唱却令评委刮目相看。又由于网络的传播,竟使他一夜成名。后来又登上中央电视台,成为全国人民熟悉的农民歌手。
朱之文的嗓音(本人不是搞声乐的,以下所谈,纯粹是门外话,个人体会而已),除了多位网友评论的“深沉”“浑厚”之外,我以为最突出的特点是“明亮”。音乐的本质是阐发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深沉”“浑厚”,说明了对自然和人生的伟大、复杂、莫测的理解与敬畏,但“明亮”却进一步表达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此明亮的声音,既是天生,也离不开长期的练习与融入感情。
还有一点,是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空气好,对于保持他优美的嗓音有极大的好处。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由于愈来愈严重的空气污染,声带很可能受到伤害。笔者孤陋寡闻,近年来,除了朱之文的好嗓子被专家称道,还有一位女声,是江西台的“红歌会”某年冠军得主、藏族歌手曲措,被阎肃、滕矢初、牟玄甫等几位老师誉为“天籁之音”。
她与朱都是刚从没有或少污染的“穷乡僻壤”出来,能给我们带来清纯、明净的声音。久居城市的歌唱家,似乎声音越来越“暗”。你可以做到像朱之文一样,不抽烟不喝酒,但你不能不喘气。以上为本人臆测,不对请高人批评。 说到曲措,很可惜,江西台夺冠后,没有更大的发展,快被人遗忘了。但她当年演唱达到的水准,至今来自民间的歌手也还没有人超越。也许她没有朱之文的幸运,当时网络没有今天发达,另外,她没有于文华老师这样的伯乐,不遗余力地推荐。这是题外话了。
本人认为朱之文唱得最好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最美不过夕阳红”“月之故乡”“送别”这几支歌,恰是最好的发挥出他“明亮”的声音特点。所以引起人强烈的共鸣。杨洪基老师唱的“滚滚长江”,早有网友评论了,充分表现出美声唱法的技巧,也非常好的阐释了“不尽长江滚滚来”喻证的人生哲理。但与朱之文的演唱比,声音中缺少朱的“明亮”。不知是“廉颇老矣”,还是本来就是嗓音上的差异。杨老师唱得让人感到荡气回肠,朱之文除此之外,更有一种参透人生之后的乐观与积极情绪。也许是人们听杨洪基老师的太久了,有点审美疲劳,朱之文的新声(刚才说到他声音的明亮,他的年轻人的气势,他对这首歌的积极理解)超越了杨老师。
说到杨洪基老师,本人在此赞一笔:长者风度,大家胸襟!几次见朱之文,诚心指导,多有夸奖,到今晚(2011.6.2)又一次称赞朱的演唱后竞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今后我要让给你唱了。
林则徐题联有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之谓也。
朱之文的歌以情感人,这情最主要的是对美好人性的理解与赞美。无论别人赞成与否,本人赞成梁实秋所说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尽管在很多方面,本人也非常崇敬鲁迅先生。“滚滚长江东逝水”,唱出人生如梦,功名宝贵与滚滚长江之比,那渺小与短暂,以及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与称颂。“最美不过夕阳红”虽有些无可奈何,但哀而不伤。“月之故乡”,表达游子思乡的情感。思故乡,因为那往往是童年、少年的记忆所在,实是对青春的追忆与珍惜。“送别”歌颂友情。有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与韵味。说到这首歌,实际上在许多人的眼里心中,恐怕已剥离了它特定的背景,只当它是一般意义上的送别罢了。李叔同的“送别”歌词也非常好,但文人气太浓了,也太伤感(知交半零落等)。
这些歌我认为,唱与歌颂的就是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就能感动人。人们需要娱乐,但需要高雅的娱乐,朱之文的歌满足了人们对近年来低俗艺术甚嚣尘上的不满。
许多人论述过了,同样的歌,为什么朱之文现在唱,特别令人喜爱?那就是朱之文的伟大之处了。是因为他对于这些歌(歌词与旋律)出色的理解与诠释!
再问,为什么他能做出出色的理解与诠释?
第一、他无疑是认真的、长时间、虚心地学习、模仿了先前多位歌唱家的演唱,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唱法。此中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对于杨洪基老师唱的“滚滚长江”,他恐怕能唱过一万遍吧,没有时间的打磨,不可能把握的那么好。最近某报的采访,写出朱之文对于其他歌唱家不敬的话,说明记者根本不理解朱之文,也不理解他的学习过程。谁也不能无师自通。朱之文没有条件当面向他崇拜的歌唱家求教,但他是每一位他喜欢的歌唱家的“私淑弟子”,在他那破屋里,他是怀着神圣的心情听歌唱家的磁带、光盘,并跟着练习的。他是在用心与他们交流,用心向他们学习。所以他学得好,学得像。哪里会轻薄他敬仰的歌唱家?
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包括我在内,我们都先学学朱之文的这种品格吧。
第二、他的性格与环境使然。善良、真诚、自然、对人谦让、认真执着、安于贫困、甘于平淡等,许多朋友也总结过了。这就是他的本性。以本性融入歌声,这是装不来的。演唱好抒情歌曲,需要的就是这些品质,才能理解好和演唱好。数一数,现在有几位主流中的歌唱家能有朱之文的这些品质?
古语说的好“礼失求诸野”,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也只有底层民间,才能保有这些品质吧。
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张爱玲有句话:“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这几十年来,面对快速变动的时代,有一种全民的恐惧感(不独中国,但也许处在我们这样激烈变革的社会中的人更容易感到此种情绪。也不尽然,西方人中“末日论”一直很有影响)。相比之下,朱之文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家乡又是远离大城市的、发展比较慢的乡村。还保有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总之是与现代的“文明”社会,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方能保有他的一颗赤子之心。
第三、有人说,歌者要学习“文化”加强修养。此话对也不对。中国古人(文人,尤其是诗人),伤感颓废的多,浸润其中,少有能不受其害者。现代的教育与文化,莫名其妙、是非不分的东西更多。而朱之文,正因为读书少,反而被灌输少。因此之故,他的歌声,深沉但不颓唐,紧紧围绕讴歌美好人性这一“主旋律”,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我们这些读了多年书的人,在不知不觉间,一定程度上早就失掉自我了。不但失掉了本应该发自自然与生俱来的人性,失掉了自然的思维方式,甚至有人认为也失掉了我们的母语 —— 连说自己的话也不会了。
以我上面提到的朱之文演唱的四首歌看,只有第一首“滚滚长江”,杨洪基老师唱的与朱之文的演唱,在同一个水平上,有得一比。另外几首,听过多位歌唱家的演唱,比之朱之文,都差得远了。廖昌永也是位出色的歌唱家,但他与朱之文都唱的几首歌,感觉还在朱之下。这也许是个人好恶,不一定对。只有一首,就是廖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你”,那真是他用心在唱或说是唱的是心里的情(对周小燕教授)。所以能达到那样感动人的效果。
郭沫若在他写的《蔡文姬》一剧中,写到曹操看到蔡的诗,钦佩感慨之余,问儿子曹丕,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曹丕嗫嚅:我们没有她那样的经历啊!
真是经典之语!我们没有他那样的经历!朱之文四十年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的劳作生活,养成他那种恬淡、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何人能及?
于文华老师听过朱之文歌唱之后说的,在你面前我不敢唱了。人多以为谦虚,我相信那是她的真心表白。
据说一位老禅师讲完道,座中有人说,道理很浅,三岁童子都知道。老禅师回答:三岁童子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群众对于朱之文、对朱之文演唱的歌的喜爱,又何尝不是表达着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
第一、人性是善还是恶,自古争论不休。中外古今的哲人们,给出不同解释。也是我们老乡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信人性善恶,虽是个人之事。但作为为人最基本的信仰,是人性的基础。简言之,相信人性为恶,则或归于消沉,或成为“反社会人格”者,于人生发展不利。而信人性为善,则虽也不免罹难,但却不只自己怀抱希望,也能给他人以鼓舞。
尤其是自身处于苦难之中的人,能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而是乐天知命,随遇而安。更进一步能有所追求,以给他人带来欢乐为任。以孔孟之说来形容,是真正的仁人。
又是孔子,他表扬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安妮日记》为什么感人,不也是这种精神吗?1944年7月15日,15岁的安妮写道:“生活在这个时代,一切理想都被摧毁和破坏,人们暴露出自己丑恶的一面,对真理、公理和上帝都产生怀疑,我们年轻人得花费加倍的力气才能维持自己的见解。…… 没有理想、梦想、憧憬,或者它们被最残酷的现实撞得粉碎,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困难。真奇怪,我还没有放弃我的全部希望,这些希望看来是荒谬的、无法实现的。但是我紧紧地抱住这些希望不放,不管怎样,因为我还一直相信人的善良本性(中译本高年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之文对人性善良的坚信,他以自己行动为人性本善所做的示范,给我们这些懦弱的人以力量。他用自己的歌声和行为,弘扬人性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所以人们爱他,爱他的歌。
第二、朱之文的经历是一篇真实的、感人的励志故事。他不是书本上的、离我们遥远的异国的故事或古代的故事。那些,由于经过了文人的加工,真实性总是令人有些怀疑。而朱之文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当下。眼见为实,不存在虚假。他的人生经历,不复杂,但沉重而不平凡!
人人在他身上能读出自我。我们与他有一样的记性,也一样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但我们的“选择性记忆”不如他,生活中很多感人的事,我们没有充分体察,没有像他那样用心去体验,也没有他的用心记忆。我们,只是让那些美好的东西随风而逝了。想抓住时,有些已来不及了。
朱之文讲到他生活中的三件事。
1.他十多岁时,用地排车拉着父亲去看病,看到卖包子的、卖冰棍的,父亲想自己生病花了许多钱,哭着对儿子说自己拖累了全家。
2.朱之文结婚后多年生活困难,有一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家里只有两块钱。孩子要买东西吃,只能哄他们说,将来有钱了,你想买什么就给你买。
3.她妻子卖掉头发给他治牙的故事。
这三件事恰好表达出人性中最美好的感情!父子之情:父亲的内疚,背后是对儿子的爱与不舍,他大概自知不久于人世。而朱之文说到今后有钱了,给孩子买新衣服。因为以前都是穿别人给的旧的。他与妻子这对贫贱夫妻朴素但坚贞的爱情,简直是传奇(只有小说中有。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我们这些人太普通了。也可以说上帝没有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在窘迫中体会、表现对父亲、对儿女、对妻子或丈夫的真爱。然而,如果真是来临,我们会像朱之文一样,经受住命运和时光的考验或者说是拷问吗?
尤其是他几十年来对于歌唱的追求。人生面临各种困难和诱惑,人立志容易但坚守却不容易。朱之文三十年不改追求,他早年到北京打工,工作之余,寻求过名人指教,旁听过音乐学校的课程,到地铁通道里唱歌,有了钱就买相关书籍和磁带。在家乡,因陋就简安排了自己的练歌室,买来旧的教材学习。也尝试过组织“草台班”演出。参加过一些地方上的比赛和选拔等(这些说法,可能有误,希望有心人能在朱之文稍闲时,求得一个精确,以免以讹传讹)。
正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才有了美好的结果。他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失败、艰难,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固然可以说他是一夜成名,但背后是几十年的努力。即如他的发音来说,许多评委、歌唱家惊奇,他是怎么做到在歌唱时,摆脱乡音,字正腔圆?那是长年累月的练习所致。有专业人士评论朱之文在歌唱时,运用“共鸣”非常出色,以他独自摸索,该付出多少艰辛! 中国古语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从朱之文的身上,印证了这些真理。
艺术欣赏,据S.弗洛伊德的看法,是人人运用了“自居作用”,想象中以剧中人物自居,在幻想中经历种种在现实生活里不曾经历过的传奇事件,并接受命运对于心灵的拷问,从而实现道德上的升华。
“观众是一个经历不多的人,……他渴望根据自己的愿望去感觉去行动和处理事情,——简而言之,他渴望成为一个英雄。剧作家和演员通过让他以英雄自居而帮助他实现了这一愿望。他们还为他省掉了一些麻烦。因为观众相当清楚地知道,要是不经历痛苦、灾难和强烈的恐怖,剧中的英雄的实际行为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而这些经历几乎会把快乐抵消掉。况且他还知道,他只有一次生命,他也许会在这样一次反抗恶运的斗争中夭折。因此,他的快乐建立在幻觉上。……在这些情况中,他可以充分享受做“一个伟大人物”的快乐,毫不犹豫地释放那些被压抑的冲动,纵情向往在宗教、政治、社会和性事件中的自由,在各种辉煌场面中的每一方面发泄强烈的感情,这些场面正是表现在舞台上的生活的各个部分(《戏剧中的精神变态人物》,中译本张唤民等译,知识出版社)。”
凡事经哲学家、心理学家一说,有时候简单的事说复杂了。对于弗洛伊德这个奥国的老头子的话,我们就姑妄听之吧。
我觉得,除了前面说过的一些主题之外,朱之文在两下方面给人们以震撼,以启迪,让我们警醒。一是爱情,一是对于幸福的看法。
人们赞扬朱夫人卖发救夫体现出的婚姻的真谛:承诺和牺牲。完整的看,我们更要领会到婚姻是双方的,说句大白话:朱夫人的牺牲,也一定是朱之文的牺牲换来的!
不独中国,在全世界范围里,真实的爱情还存在吗?很多人在怀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姻天长地久的秘诀是什么?
美国小说《廊桥遗梦》的作者在开篇中写道:在方今这个千金之诺随意打破、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的世界上,这个不寻常的故事还是值得讲出来的。
诺奖得主高锟先生在自传中回忆与妻子婚礼:我们交换过誓言,确信能矢志不渝,亲吻新娘的时候,我只充满喜悦和满足。两个不同的个体融合而为一,将面对世界的风风雨雨。现在,我们携手迈出了第一步。40年后,只有像我们这样维系了长久婚姻生活的人,才可以回过头来指出,成功和快乐的婚姻,需要双方都付出努力。我们必须彼此了解,互相扶持,使大家在智慧和能力上都能与时并进,最重要的还是互相尊重,平等对待。纯粹建基于肉体关系的婚姻,在这日趋复杂的社会里恐怕难以持久。在这个变化莫测的社会里,让我们每一个都学习朱之文,珍惜和创造爱情,让家真正成为心灵的港湾。
再说一说关于幸福。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幸福,由此甚至产生了专门研究幸福的学科。关于幸福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确定,那就是幸福更多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非金钱。
朱之文一家全年收入不过几千元,无疑达不到幸福必需的收入标准,但他比我们许多人都幸福。他实践的正是研究幸福的科学得出的结果: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来源于对理想的追求。不过于看重目标,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管耕耘”,如《圣经》说,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最近在美国学习的一位中国学生,在博客里记录了他参加毕业典礼的感受,一位美国女生在发言中说:We have to remember,that 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but the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
是啊,朋友们,让我们不要为成功与否苦恼吧,只要有追求,就有幸福和快乐。
写于2011年5月30日- 6月8日,改于2012年4月10日-17日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苏永生丨毕拙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