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神州——读《万古江河》

文 / 学周

2019-11-30

2014年10月的最后一天是个雨天,雨后天上阴云密布,异常昏暗,有着诸多“大事”的十月就这样过去了。11月的第一天依旧阴沉沉的,树上叶子还没落尽,挂在上面的也已经死气沉沉,不复春天的鲜嫩,夏日的油绿。秋天快要过去了,冬季就在眼前。在这样的日子回到农村老家,随身带了一本读了一大半的《万古江河》,逃避一下城市的烦躁。
回到熟悉的院落,看到满院的玉米囤在阴天里也发散着金色的光晕,心里豁然开朗,还有什么比看到赖以生存的粮食更能让人高兴的事,仓里有粮心里不慌,对于一个农业立国农民基数庞大的国家,粮食就是最重要的生命线。眼前金灿灿的玉米让我想到带回来准备读完的《万古江河》,书里分明写道,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恰恰与它关系重大。
在乡间住了两宿,除了鸡鸣犬吠,听不到别的声响,这是一个静心读书的好环境,一鼓作气将剩下的部分读完。夜晚,风过之后,天空晴朗,黑夜掩盖了乡村的丑陋,走在雨后湿湿的泥路上,头顶的星空显得幽远深邃,没有光照污染的星空,星星们异常明亮,听着秋虫的呢喃,我的思绪不由得萦绕在《万古江河》带来的思考中,心里异常复杂。今天的乡村还是从前的吗?今天的乡村明天还会有吗?乡村的历史的源头在哪里?那些各式各样的村名究竟意味着什么?当这些村名渐次消失变成一个个容易记着名字的“社区”的时候,中国会怎样?想起刚从书店买到这本书打开看时的感觉,想起书中那些我在历史教科书里没见过的史料和结论,想起世界坐标里的中国,何处觅神州?我无从知道。当置身在一个半岛平原上的小村落时,这样的思考似乎有点大而无当,但又切切实实,这个平常不过的村庄的历史也许隐藏中国历史的密码,这个小村庄也许正适合思考大问题。
走进《万古江河》里的中国,看看这块古老的土地究竟经历了怎样沧桑,为什么有些东西几经反复而有些却一成不变,是什么塑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性格造就他们的命运。
这是一本与很多历史书不一样的书,先看看它的看目录编排:

1.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2.中国文化的黎明
3.中国的中古
4.东亚的中国
5.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
6.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
7.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
8.百年蹒跚

阅读这本书,能读到一位学者独特的“乡愁”,万古江河,悠悠情思,身居海外,乡思尤重。许倬云先生是怀着一种别样的乡思来书写这部大历史的。这份乡思是理性的,是冷静的。他自己说道:我这种思乡的情绪不是那种滥情式的思乡,我更希望的是中国人在面对正在转变的重大关口时,了解其位置,不能闭关自守,应该放开心胸,承认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不要总是关着门。这种思乡,毋宁说是对以中国的一种期望。

我们都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几乎没有世界的概念,无知识的百姓如此,就是独霸知识的士人官宦也是如此。以为自己所居之地就是“天下”,自己是天下最厉害的,周围皆是蛮夷戎狄,是低等级的一种,这样的观念直到如今仍有市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饿着肚子幻想解放全世界,因为除了自己的国度别人都生活在暗无天日和水深火热之,中国老百姓好糊弄,不是哪一朝代的事情,不是哪一位君主的事,是从来如此,这都是拜对历史的无知所赐。

“这种自大的、自我中心的观念,是几千年来‘中华帝国’‘天朝上国’这个观念演变出来的。在过去,我们关着门过日子,所以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我们是在世界上过国际社会的日子,就不能再这样了。所以我写《万古江河》,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中国不是自古以来就这么大一块,是慢慢长大的,当年的‘蛮夷戎狄’就是今天的腹地,当年的敌人就是今天的邻居,同样地,今天的敌人也可能是将来的邻居。”

看许先生这部书,可以解开很多疑惑,中国有多悠久世界就有多悠久,中国文明发达的时候,别的文明也在进步,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贡献,都创造过辉煌。在书中,许先生不惜篇幅将不同时期的中国放进世界格局中,纵横比较,从中让人得出自己的结论:中国的文明是一种循环式的,看似有进步,却往往是在原地徘徊,几千年下来,真正指导社会进步的理论不仅渐次失去活力,还有禁锢进步因素生成的内力滋生。相反,那些改变人类共同的生活方式的飞跃式发展往往不在中国,尤其是晚近以来三百年。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许先生对于自己国家历史的价值的尊重自是非同寻常,他说:“我的思乡里面其实包含着这样一种希望:中国不应该妄自菲薄,而是把这些非常合时的思想资源贡献给世界。我深有信念,未来世界不能把独断的一元主义作为主调,避免不断发生冲突。‘和而不同’和‘变化无穷’这八个字应该是‘究天人之际,知古今之变’的钥匙,这把钥匙,我们中国人手中是有的。”
几乎可以说,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期待在历史沉积中寻找赖以进步的价值,渴望从走过的路经里找到前进的方向,这不是一种野心,而是一份责任,许倬云先生就怀揣着这样一份责任,他也用自己的办法给将来的社会开出了药方:“我们不管它会怎么样,我盼望出现也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是,国与国的界限要提升到区域界,国内的界限要下放到地区。”在谈到为什么国内的界限为什么要下放到一个地区的时候,他说道:“因为许多很现实的问题,在小的区域中更容易解决。比如说吧,干旱地区处理水的方法和潮湿地区对待水的态度不会一样,我在这边早晨六点起来出太阳了,你那里才刚蒙蒙亮。”当我续写这篇早就动笔的读书笔记的时候,海峡那边正进行完一次选举,民进党大获全胜,当选的台北市长的柯文哲先生发表了当选后的演说,对这一段话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意识形态的高墙就要倒下,这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未来的台北市政府不但要成立‘公民参与委员会’,也会提供给市民公开透明的市政信息,我要再度向市府同仁们承诺,在我任内公务员不必服务于政治和政党,只需全力服务于台北市民。”此言一出,网络一片欢腾,假如中国城市的市长们都能实现这样的政治理念,中国何愁不会进入民主的车道。许倬云先生对未来的向往也就会成为一种可能。许先生谈到自己对未来社会的向往是:各个地区的人权应该自己争取,自己界定,不能由别人为我们争取。“我们首先要在心理上重新整理自己,不要再囿于‘中华中心论’,尤其是‘中原中心论’。这样我们才心胸坦荡,可以组织起一个大的文明团体,而这个文明团体也更需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地面对那些曾经压迫、欺负我们的文明团体。我们应当承认,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错,我们的方案不一定对,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足。我们对的地方,可以重新整理,为未来全世界所用。你认为非常好的部分,到今天出了毛病了,也要想想要不要丢掉,要不要重新来过。平心静气,大家才可能和谐共处。”
当然,像所有的历史书籍一样,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万古江河》解决我们自己心中迷宫一样的困惑,比如,中国何以没有进入螺旋式上升的通道,却总在历史的磨道里徘徊,这本书没有讲的令人信服和透彻,它可以作为一本历史启蒙读本,因为我们过去读到的历史,具有太多的虚假陈述和先入为主的主题,《万古江河》的出现,很有可能让所有读过的人开始着手有意义的解构,进而重构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历史系统。
于2014年11月30日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于学周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