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来不曾有过圣诞

文 / 哑河

2019-12-24

“我们向前生活,但我们向后理解。”——索伦·克尔凯郭尔

我有个小小的堂妹,在香港出生,父母定居香港。四岁那年,复活节前夕,她和我说耶稣复活的故事,信以为真的样子,让我思虑。真假辨析,孩子肯定没这个思维能力。了解到两点:小家伙说这个故事时,是愉悦美好的;老师讲这个故事时,是轻松自然的,没有居高临下或拿着大棒说你必须接受。
清明节,她随父母回来祭拜祖先,表现得比其他孩子要虔诚。当大人说里面是爷爷、奶奶时,其他孩子没什么反应。她说,妈妈,爷爷奶奶肯定在天堂,我相信。在这里,她明显相信灵魂的存在,并非善良。
有些孩子会有并不自知的残忍行为比如摘掉蜻蜓的翅膀,她会很生气,说小蜻蜓会痛的。在这里,她有一种生命平等,动物和人一样有痛苦的观念。我不小心摔着了,回来擦红花油,她过来帮忙,边擦边问,还痛吗?——言语和眼神深情。很多人可能觉得孩子的眼睛是清浅的,事实上,恰恰是深情的。 我们看不到这一面,或许只因大人的世界将它蒙蔽了——对他者痛苦的感受力,是人类良知的基本。
终于释然,当年,她接受耶稣复活的故事,出于内心意愿。老师的言说,包括圣诞节,只是为她提供了多一个选择项。老师和父母等大人也讲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故事,她同样接受。这些节日共存于孩子心里,并无冲突。它们所强调的价值观或情感有所侧重,但基本是相通的:爱,缅怀,团圆,正直,善良,幸福。
耶稣复活的故事,可以说是耶稣的第二次诞生。这个故事,不会出现在国内的课堂上。所以,小堂妹和某些时空一般小孩的差别在于,她相信灵魂的存在,相信善良和因果,更有爱,更自信。后者或许相信有鬼——某种负性的东西——只相信可见的物质性的存在,或许更多的恐惧、犹豫、算计与功利。
好的文化能让人成为人。文化实质上并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是共存共生。只要并非邪恶的文化,只要出于民众的自油选择,都应该在民众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自由选择的社会氛围中,如果是真正优秀的文化,自然能流传并且发展,如果是拙劣的东西,自然会随着社会发展慢慢消失,这是天大的好事。并非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流传下来,甚至动用强制的方式,或通过打压设想的对立面来达到。
文化没有国界,也不应该有国界,其生命力在于它内在价值观的普世性,在于民众的自油选择。香港很现代,但文化丰富多元,只有如此,人心才安宁,社会才和谐。

百年前,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来华传教,留下很多可以称为绝唱的历史。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生命为代价,为中国的美好未来,倾注了满腔热血。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大学、中学、小学、女子学校、医院、盲校和盲文、聋哑学校和手语、麻风病院、汉英、英汉字典、汉语拼音、现代农业先进理念、女子留学等等。

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1861-1935),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二十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路熙追随而来,孩子出生在这里。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几乎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温州。
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创编了“用拉丁字拼音代替汉字”的瓯音拼音文字。开办私塾,教授四书五经和圣经,开办艺文书院。
办定理医院,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开创了温州现代化医疗体系。建成温州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艺文学堂,担任山西大学堂校长(当时仅有的三所公立大学之一,另有京师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
他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将《论语》翻译成英文,其译本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跻身“世界经典丛书”,至今已印三十多版。
1911年,苏慧廉离华返英筹款,拟筹办“华中大学”,任校长。
1920年,苏慧廉受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其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在任期间翻译了《妙法莲花经》,撰写了《中国佛教术语词典》,后者至今都是佛教研究领域最好用的英文工具书。
1929年,费正清投入苏慧廉门下,苏建议他去中国调研考察,学习中文。“费正清”这个名字就是林徽因所起。大家都知道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盛名,费正清是创始人。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被称为“头号中国通”。
苏慧廉的女儿,长大后回到中国,创办培华女校(林徽因的母校)。
或许我们不要忘记,苏慧廉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表,是让英国庚子赔款最终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

塞缪尔·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1915),生于英国,自小天资聪颖。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名列全英国第7名,本可过衣食无忧,舒适安逸的生活。
1887年,23岁的柏格理受李文斯顿在非洲宣教的事迹感动,受召唤来中国贵州荒凉落后的石门坎传教。年轻的他临行前祈祷:“主,我愿意去,但除了中国,除了中国!”他以儒家“格物致理”之义,取名柏格理,字明星。
当地苗族民众生活极其艰苦,很少洗脸,一生仅洗三次澡,身上气味很重。但柏格理没有嫌弃,他和大家同吃(洋芋、包谷、荞麦饭)同住(臭虫跳蚤成群的麦草堆)同穿着。
为了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他经常吃生冷或半生的牛羊肉和食物,肠胃长期不消化,染上了“痢疾”。加上常年走村串户,食宿居无定所,时常睡在当地人家冰冷的地上,劳累过度,病情加重。
他创立苗文,自编了一套叫《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教材,他在英国筹款,先后创建了教堂、双语学校(第一所苗族小学,开男女同校先河,而且中英双语教学)、医院、麻风病院、孤儿院、男女分泳的游泳池、足球队等。他还用花苗文编了《乌蒙山区平民识字课本》,系统地在这个地区开展扫盲活动,成绩显著。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曾做过人口普查:汉人每10万人中有2.19个大学生,而苗族人每10万人中有10个大学生。仅仅30年,它的整体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当时的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汉人的平均教育水平。他的到来,将贫瘠荒凉的石门坎建成了中国的文明高地和“海外天国”,堪称奇迹。

他在那里长达27年,期间仅因筹集资金,回了3次英国。他多次遭到当地恶势力的威胁,绑架,险遭杀害。
1915年秋,伤寒病,即苗族人所恐惧的“黑病"在石门坎肆虐,苗民、学生纷纷病倒,不少人外出躲避瘟疫,但柏格理一直坚守在石门坎救护病人,不幸也被感染。在药品极为稀缺的情况下,他将仅有的药物全部用在学生病人身上,自己却拒绝用药。於9月15日逝世于石门坎,时年仅51岁。

美国传教士梅理士(Charles Rogers Mills)在登州(今蓬莱)传教34年,他于1887年与继室梅里士夫人(Mrs. C. K. Mills)共同创办了登州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1898年,启喑学馆迁往烟台。梅理士夫人到中国前曾在纽约一所学校教聋哑学生,创办启喑学馆后,她采用训练聋哑人说话的标音法和手语进行教学。
启喑学馆对中国的聋哑教育影响很大,梅理士夫人设计的手语字母表被中国聋哑学校采用,他们从美国图书中翻译的分级识字课本成为中国聋哑教育的最初教材。该校毕业的学生和他们的亲属或建立聋哑学校,或从事聋哑教育,为中国的聋哑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贝如意姑娘(Susan Rowena Bird,1865-1900),美国人,传教士,1890年来中国山西省太谷县传道。当时她25岁,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孩,却有顽强的毅力,虽然睡在泥地板上,附近的沟渠又送来阵阵恶臭,却不发一句怨言。
她首先努力学习语言,当语言可应付自如后,便在男校教学。1892年,学生增至二十四位,她负责教算术和初级代数。下课后,便到戒烟所,向妇女传福音。1900年7月31日被义和团杀害,时年35岁,死亡当天正是她的生日。

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于北京开办的大学,为中国当时教学质量最高、校园环境优秀的大学之一,也被认为是中国教会学校之首,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即以此校为名。1952年,燕京大学被拆分,校园成为北京大学新校址。

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1879年于上海开始创办,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高等教会学校,教学质量极高,在海内外均享有盛誉,素有“东方哈佛”之称,1952年被拆分。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最早由美国、英国传教士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06年开始资建,至今它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我们看到,这些传教士并非只是一面传福音,而是同时平等地对待中国文化,甚至致力于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他们普遍关注底层民众的疾苦,舍己为人,为所在地区的整体文明水平,特别是医疗、教育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中国,或因疾病或被杀害。如同耶稣,他们怀抱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信仰,不以国界分,爱异乡甚于他们自己的“祖国”——事实上,基督徒没有存于世界的所谓祖国,只有神的国。
或许,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还缺少一声道歉和感谢。

圣诞节(Christmas)为耶稣(公元前4年-公元30年)诞辰,译名“基督弥撒”。基督教认为他是《旧约圣经》中所预言的弥赛亚(救世主,基督),并且是三位一体中圣子的位格。出生于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三十三岁时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被认为是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按圣经,人类背负着原罪。我们不是因为犯了罪才成为罪人,乃是因为我们是罪人,所以才犯罪。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因受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原罪。通俗而言,原罪可视为一种性恶论。人性天生欠缺,因而需要谦卑,忏悔与救赎。
在这里,罪(责任)之所以成立,乃源于人(亚当、夏娃)有自油意志。没有自油意志,就不可能有罪。所以才有不死的艾希曼。
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政府对艾希曼的审判在耶路撒冷进行。当时,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现场报道了这场审判,并于1963年出版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提出“平庸之恶”。
汉娜·阿伦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极拳煮义统冶者本身的“极端之恶”和被统冶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后者比前者有过之而不无及。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破坏规则,不尊重生命)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典型的如侵略战争中不管妇女儿童,以执行命令为名理所当然地格杀勿论。
在极拳或砖制国度中,对于违反人类基本良知的命令(不合理的“规则”),我们最需要的是反抗者。只有意识到自身具有自油意志的人,才可能承担起(一定程度上)的反抗使命,比如最低限度的枪口抬高一寸,大概就是尽量避免平庸之恶。
德国统一之后,曾经守护柏林墙、向翻墙民众开枪的士兵受到审判。有一个士兵辩解说,他是被迫执行上级命令。法官回答,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寸啊。尽管这个故事需要证实,却很好的说明了何谓个人选择与责任。
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1962),纳粹德国的高官,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执行“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被称为“死刑执行者”。为自己辩护时,他反复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奴隶),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
作为一名公民,他相信自己所做的都是当时国家法律所允许的,作为一名军人,他只是在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也就是说完全合“法”合“规则”,心安理得,甚至责无旁贷。
基督教里,上帝造人并非像一些人误以为的那样制造“无辜”的奴隶,而本身是有自油意志的生命。如此,必然得承担由于自油选择而伴随而至的责任和后果。因而,唯有忏悔与救赎,才得自油与新生。
不妨将罪想象成阴暗的洞穴或人的瞎眼,凭着自己(忏悔,眼睛)和神(救赎,光)的力量,重见光明。为什么人得到救赎必须通过神恩,而非仅凭自力呢?或许正是源于人的有限性。要看见,单有眼睛是不够的,还需要光。人要时刻保持着对自我的谦卑之心,而不要骄傲膨胀至超我的虚空。
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4-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
爱是所有宗教和世俗文明社会的普世价值,暂不议各种宗教和文明的内在高低之分,就形式而言,基督教教会教堂的氛围在很多人眼里是最温暖的。包括爱你的脆弱,甚至爱你的敌人。缺爱的人(孩子),容易成为基督徒。假如现实中有其他更好或同等的渠道可以得到爱与温暖,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会那么容易就成为基督徒。

受难

当耶稣希望世人以公正的态度来释放他时,得到的却是“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要求。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1-5)
试图拯救民众的前行者被民众唾弃,古今中外皆然。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民众投票处死,理由是败坏青年。民众,特别是青年,正是苏格拉底所试图教育或“拯救”的。
清代的菜市口,愤怒的民众向英勇就义的谭嗣同等六君子投掷烂菜叶,臭鸡蛋。后来历史中试图拯救民族民众的英雄,不过是当时民众眼里的“清奸”和卖国贼。砖制与平庸成为共谋,扼杀一切的夜行者。

当下诸多热衷于过圣诞节的年轻人,根本不会想到罪,黑暗与光,忏悔与信仰意义的爱,更不会想到人类的命运与受难,因而不可能从内心涌现虔诚基督教徒那样的感触感动与受恩宠的喜悦。笔者就随机与几十位年轻人交流为什么喜欢过圣诞节,他们基本就觉得浪漫好玩,一己之乐,与宗教信仰毫无关系。
这里并非反对浪漫好玩,而是说,只有奠基于对基督教内核一定了解基础上的欢度圣诞节,才是真正的过节。至于商家们,当然是促销的好时候。
假如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小生活,对周遭的苦难与不公视若无睹,弱者的牺牲理所当然,灵魂的残缺甚至不存在都无关紧要。从来逃避沉重(何妨沉重的十字架)。历史与现实,特别是自己的罪恶,人们善于遗忘,或只觉得无辜(平庸之恶),从没感到过羞耻(更别说反思和忏悔)。
人们多在乎面子感,习惯于追究他人的恶,内心充满仇恨。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个应该有独立人格和自油意志的公民。那么,耶稣诞生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在基督教里,耶稣有如救世主,博爱,平等,宽容,关注弱者和底层,试图解放全人类,没有国别,不分东西。这似乎与马K思煮义或供铲煮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同出一辙。只是后者号称从来没有救世主,民众才是解放自己的力量。
要自我解放,首先意识到自身的受奴役和原罪,继而反思、忏悔与抗争。后来者多善于遗忘,很多人都渴望有(世俗)救世主(诞生),如同太阳一样普照天下,天从此亮起来。
只是,中国从来不曾有过圣诞,国人过的从来不是真正的圣诞节。那些试图抵制圣诞节的人们,都歇歇吧,别那么多情地将自己想象成浮士德或西西弗斯,要战胜伟大的风车或一次次滚落的石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烦恼?早点休息,明天还得加班加点,还得前迎后逢,还得口是心非。(三年前旧文,现时依旧。)

原载 哑河∣思想沉淀之地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