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遂良
5/18/2020 8:58:10 PM
公元1320年前后,元翰林大学士李泂(1)引疾告归,建超然楼于大明湖畔,后渐毁。2009年大明湖扩建,济南市人民政府重修超然楼于旧址。七百年来,废而复兴,衰而又荣。大雅不随荒草没,新楼仍傍碧湖修。因作《超然楼赋》。
登超然楼,明湖四望。东有鹊华二山不厌相看,西则波光滟潋一片大明;汇波楼北极阁蜿蜒于北,稼轩居晏婴祠迤逦于南。水清如镜,留佛山倒影;荷香似酒,伴云霞飘忽。齐烟九点青未了,风月七桥(2)情可期。横桥集雨,柳荫铺地,静谧藏身于古朴之内(3);菡萏映日,蒹葭浥露,诗情生发于顾盼之间(4)。极目远眺:前倚泰山,后枕黄河,河山带砺,喻邦国之永固;右连大海,左走中原,海陆都会,据华夏之要冲。
李北海历下亭设宴,杜陵赋诗,致有“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流传千古;刘学士铁公祠兴发,铁保作书,复见“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誉满神州。一古,一多,一荷,一柳,此大明湖之大观也。
曾子固(5)知齐州,曾堤苏堤北南媲美;蒲柳泉(6)寄湖上,聊斋红楼短长相辉。“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元好问(7)发此雅兴;“我昔大明湖上住,出门上船无十步”,何绍基(8)如是轻松。藕花深处,李易安惊起一滩鸥鹭;杨柳烟中,王渔阳唤起一片诗情。长春观里,丘处机(9)仙风道骨;万卷楼上,边华泉(10)飘逸清圆。醉醒两难,辛弃疾挑灯看剑;兴亡皆苦,张养浩心系黎民。白妞黑妞,传梨花大鼓之神韵;柳子梆子,唱齐鲁大地之豪情。
九十年前,胡适游湖(11),有“缺少一座万丈高楼”之遗憾;老舍居济(12),有“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之批评。国运不兴,湖运不济,良有以也。而今改革开放,中华崛起,一湖扩而全城增色,一楼起而满湖添辉:以告慰于前辈,尚有待于后生。
登斯楼也,思接今古,心系苍生,必有所忧求:忧环境之污染,忧人心之暌隔,忧无端之灾难,忧生命之有限;求国家之昌明,求民生之安康,求和平之永固,求友谊于四方。
有忧有求,又何得而超然乎?
所谓超然者,无求名求利之羁绊,有乐山乐水之胸襟,超然于物而静敛于心也。
【注释】
(1)李泂(1274—1332)元代山东滕州人。翰林国史馆编修官,累官至奎章阁承旨学士。参加《经世大典》编纂。《元史本传》说他“仪容清俊,胸襟开朗”,“每以李白自拟,曾侨居济南,居处有湖山花竹之胜,称之‘天心水面’。后在大明湖畔建别墅,名曰‘超然楼’。”
(2)风月七桥,曾经是大明湖的代名词。出自曾巩诗:“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常到木兰舟”(《离齐州后五首》)。七桥风月指环绕大明湖的七座风格各异的桥梁,即:鹊华、百花、芙蓉、水西、湖西、北池和泺源(今秋柳)。
(3)寓指王渔洋之秋柳园。
(4)寓指李清照之藕花祠。
(5)曾子固即曾巩。
(6)蒲柳泉即蒲松龄(1640—1715)号柳泉居士,山东湽川人。曾在大明湖赁屋居住。他有诗曰:“大明湖上就烟霞,茅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泉炊白粥,园疏登俎带黄花”……抒写他的贫困生活。
(7)元好问(1190—1257)元代大文学家,山西忻州人。他的《济南杂诗十首》之十云:“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8)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湖南道县人。其父何凌汉曾在济南任山东学政,他曾多次到过济南。1855年,在济南主讲于泺源书院,撰书《重重修历下亭记》《历下亭碑》和杜甫集句楹联。后来,他在《舟中题贾丹生大明湖图卷》一诗中追忆道:“我昔大明湖上住,出门上船无十步。高楼下收云水色,小桥迳接渔樵渡。”
(9)丘处机(1148—1227)登州栖霞人。道教主流全真教掌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和医药学家。他受成吉思汗礼遇,封为真人,掌管全国道教。他道号长春子,道观长春观始建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位于今济南回民小区长春街。故有“先有长春观,后有济南府”之说。
(10)边华泉即边贡(1476—1532),历城人,明代诗人,“前七子”之一。平生喜好收藏书籍。嘉靖十年(1531),他罢官归故里,在大明湖畔筑“万卷楼”,将一生所收之金石书籍藏于其中,次年万卷楼即被大火焚之一炬。他仰天大哭:“嗟乎,甚于丧我也!”随即病卒。
(11)胡适曾多次游览大明湖。1922年10月在《游大明湖》诗中写道:“哪里有大明湖!/只见无数小湖天,无数芦堤/把一片好湖光/划分得七零八落,/这里缺少一座万丈的高楼/使游人把眼界放宽/超过这许多芦堤柳岸/超过此疆彼界/依然寻出一个大明湖!”
(12)老舍1937年在散文《大明湖之春》中写道:“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