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北冥有鱼
6/11/2020 11:44:03 AM
黄公渚先生一生酷爱自然,诗词以描写山水居多,绘画题材主要也是山川风物,在几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高超的艺术加上自身的遭遇,堪称一代绝唱。本文尝试对他在这几项艺术中的创作特点、风格形成以及相互关系作一简要的分析。
黄公渚祖籍辽宁铁岭,后迁居福建,其父黄曾源为清光绪十六年进士,历任国史馆纂修、监察御史、徽州、青州、济南知府等。逊清之后来青岛隐居,道德文章颇受时人称道。黄公渚自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加之天资聪颖,少年即学有所成。24岁到上海以文谋生,并迅速崭露头角。家庭出身、所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世界观,也形成了他的文化趣味和追求。
黄公渚早期创作以骈体文为主,诗词创作主要是与前清遗老、民国文人的应答唱和,尽管有《碧虑商歌》集行世,但散佚较多,不可尽读。近世诗人陈衍在其《石遗室诗话续编》中对黄公渚流寓上海的诗作赞赏有加,其点评的句子有“暂住忽惊春是客,放颠聊以酒为媒。”“柳丝似与风留恋,花气能和春浅深。”等。因为《石遗室诗话》写作时间较早,黄公渚中后期的创作陈衍没能见到。
山水是黄公渚诗词写作的重点,根据笔者所见,其描述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崂山。《崂山集》是其山水诗词和游记的合集,现有王则潞香港影印本和台湾文海出版社再次影印本及刘怀荣、苑秀丽校注本。
《青房并蒂莲·甲子夏日偕依隐、毣弟登劳山绝顶巨峰》是已知有明确时间记录的黄公渚最早的山水词:
御长风。陟翠微高处,秋迥山空。手揽雌霓,绝顶我为峰。玉京咫尺朝天路,俯齐烟,九点蒙蒙。闪去帆,一片孤光,碧灜如镜荡青铜。沉沉丽农鸟使,惊海涸尘飞,撼睡鲛宫。慢回首、冥冥八表,日下高舂。明灭?螺可数,送斜照、七十二芙蓉。叹倦游,目及南云,断魂万里逐归鸿。
甲子年是1924年,该词应该是黄公渚即将外出之前创作的,透过字节跳动的句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他踌躇满志、豪气四射的青春梦想和隐隐的家国忧郁。也会感觉到他已经十分扎实的古诗词功底。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布政使的王聘三评价该词为“振衣千仞,境界自高”。清末词学四大家的况周颐评价为:“箫旷空灵,神游物表”。
类似的词还有《春从天上来·太平宫与螴、毣二弟同游》《鹧鸪天·白云洞题壁》等,通篇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归隐山林的向往。
长调由于篇幅稍长,表达人对自然的观察、认知和联想的层次多一些,而一些局部的山川景色,用小令来表现更能恰如其分。像《桂殿秋·劳山近区纪游》组词:(选录)
丹山路,草初青。崇桃积李绚春晴。沉沉林际山如睡,唤醒黄鹂三两声。
那罗崮,势孱颜。遥空迓客石门山。双崖壁立三千尺,积铁嵯峨鬼斧镌。
财帛涧,霸王台。沙沉铁戟莽蓬莱。离离禾黍闲丘垄,日暮牛羊自下来。
石门屋,午山村。沧溟无际海天昏。平生政有乘桴愿,遗世相从石老人。
相同的词牌,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意境。没有迟滞、没有雷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优美。完全看不到格律带来的局促。格律严谨的词牌尚且运用自如,相对简单的诗歌就更不在话下了。黄公渚的崂山纪游百咏差不多把崂山的景点写了个遍。
苍然岚气接诸天,云海沉沉俯大千,领袖群峰无我相,老僧入定不知年。(《定僧峰》)
蟠松偃盖近天都,大石轮囷虎负嵎。云海须臾生万幻,群峰浮白若樗蒲。(《白云洞》)
两峰夹峙石为门,应谷长风万骑奔。付与茅庵专一壑,孤松坐对欲忘言。(《石门山》)
洋洋大观的一百首绝句。一诗一景,一期一会,诗有百首,情有万种。
黄公渚写景的小令还有《十六字令·劳山八忆》,描写了崂山阴、晴、朝、昏、风、花、雪、月八种场景。《渔歌子·黄山櫂歌十阙》写的是渔家生活场景。《梦江南·北九水樵歌》则是表现北九水每一水的山水特色。《春去也》专门针对崂山的“崮”写了二十二首。这种以“组词”的形式同调多首写某一专题,在诗词史上也很少见。实际不在于写了多少,关键是首首精彩。黄先生用一己之力为崂山立传,让崂山在众多名山大川中毫不逊色。
黄先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让人印象深刻,而我记忆最深的是这首《六州歌头·龙潭瀑遇雨》:
砯(ping)崖转石,声势倒银河。林壑暝,飞匹练,挂岩阿,郁巍峨,千尺从天下。挟风力,排云气,飞霹雳,卷潭底,起风波。破壁玉龙,飞舞翔空际。麟鬣婆娑。伟奇观倒海,难得雨滂沱,万象森罗,百灵呵。
渐烟菲敛,岩扃(jiong)启,狂飙驻,夕阳矬。收雨脚,阴晴划,一刹那,坐磐陀。弥望山如沐,临水镜,照青螺。天为我,开画本,意何多。笑傲花花浪子,玉鳞瀑,不数鹰窠。恍冰壶濯魄,一为起沉疴,引首高歌。
从黑云压顶到电闪雷鸣再到大雨滂沱,一会儿又烟雾消散、云开日出、山河如沐。惊人心魄,荡涤心扉。五官所能感受的、大脑所能想到和没想到的都从书页腾空而起。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是大家的风范。词学大家夏敬观对该首词的评价是“气象旁魄,音响沉雄”文史大家瞿宣颖也发出“笔阵亦有倒海之观”的感叹。
能够表现其浑厚豪放的词还有《浣溪沙·劳顶》:
呼吸浑疑帝座通,浮空朵朵碧芙蓉。天开海市破鸿蒙。落叶尘风如逐北,连山趍(qu)海尽朝东。振衣直上最高峰。
《浣溪沙·白云洞观海次丛碧韵》:
眼底沧溟万顷宽,苍茫九点俯齐烟。岧峣(tiao yao)高阁出尘寰。日射冈峦金灼烁,云沉岛屿白弥漫。天风高处一凭栏。
两首浣溪沙都是登高望远的写意。面对浩瀚无垠的景色,一般人只会发出简单地感叹,能够把景色及感受完整地表达出来,再现宏阔场景,甚至气魄超越实景,这世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黄公渚在《劳山集》自序中提出“造物殚全力缔构,而有名山大川。名山大川负全力,极宇宙嶔(qin)崎浩涆瑰玮之观以待人领取。”因此,游者要“力足以胜山水”,纪游要“力足以称景物”,可以说,他做到了。
从黄公渚在《欧阳修词选译》的序言中可以看出其诗词创作的价值取向。序言谈到五代小令分秾丽和清隽两派,前一派从温庭筠开始,北宋晏殊等继承其余脉,诗词趋近西昆派,追求辞藻华美、雕润密丽的词风。后一派以韦庄为领袖,冯延巳沿袭这一作风,清隽之中时出新意。欧阳修和晏殊虽有师生关系,但文学主张却不一样,词中虽然也“批风抹月”“歌离弔梦”,但感慨身世、反映社会现实等内容明显多了。这是“六一词”与秾丽派的明显不同。我们可以看到,黄公渚对欧阳修的词风持有明显的肯定态度。而且在词风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选注《黄山谷诗》的导言中,黄公渚评价黄山谷诗于杜甫得其骨骼,其命意、立言力求沉着,有一唱三叹之音,于韩愈则得其恣肆博大,有匠石斵垩(zhuo’e)、运斤成风之妙;于孟郊则得其奇险炼字妥帖排奡(ao),而不流于怪癖。这是黄公渚评价黄庭坚诗歌的话,也是其本人诗词创作的追求。
前面例举了黄公渚诗词豪放厚重的一面,在其作品中还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一)忧国忧民的情怀
黄公渚的山水诗词不单纯是景物的描写,在描写景物的同时,随处流露着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像“百战郊原雪涕痕,沉沉九水暗声吞。瓦全僧保岩坳寺,瓯脱樵归燹后村。……”《乱后游劳山,时丙戍秋日》“草蚀烟墩石,苔侵海庙墙。重来弔古十年强。残霸可怜尘土,沙没绿沉枪。虾菜三家聚,虫沙百战场。……”《喝火令·沙子口怀古》都是感叹历史、控诉战争的作品。而“学派文登分九水,临流凭吊毕恬溪。”“山林深邃称幽栖,苔蚀岩扃覓旧题。劲节硁(keng)斋拜七疏,华阴归老爱山居。堂堂一去蓝文绣,栎里高风并可书。”则是缅怀先贤的句子。
(二)致敬古典的升华
黄公渚先生自幼涉猎典籍、博闻强记、后来学贯古今、广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禺猇(xiao)移海走蛟龙,负气争髙百二峰。怪底蓬莱遗左股,浮空朵朵碧芙蓉。《劳山纪游百咏2》
势凌天汉镇鲛宫,蜃气楼台带断虹,此是祖龙回驭地,蓬壶圆峤有无中。《劳山纪游百咏3》
上面两首明显地带有《水经注》神游八荒的味道和《楚辞》缥缈欲仙的浪漫,类似的诗词还有很多。
金碧檀栾出树颠,花宫钟磬近钧天,盘龙路入逍遥谷,泼墨云吞邋遢山。丹灶客,白云仙。飞翔华盖列苍官。纁黄暮色雕龙嘴,目极沧海万里船。
叠嶂攒峰翠插天,蓬壶宫阙有无间,云开溟渤平如鉴,日出榑桑赤似盘。银杏老,玉兰残。抚栏话旧有黄冠。旧题笼壁交期近,遗我庐堂一兀然。
此首《鹧鸪天·白云洞题壁》被况周颐评价为“神似六一翁”(欧阳修)。
古鳌山,祖龙曾此访神仙。左带黔陬,右襟黄海,碧摩天。孱颜,绝跻攀,珠宫绛阙有无间。自从憨衲去后,山扃岩幌锁苍烟。海印芜没,宝珠花老,空余窟纪罗延。望蓬莱咫尺,尘起波涸,几阅桑田。《戚氏》(节录)
夏吷厂对此首所下的评语为“万象森罗,笔无滞机,铺叙处神似柳七(柳永)”。
叶恭绰在《劳山集》的卷首题辞里罗列了很多黄公渚曾经效法的古人。“抑模山范水,幽奇巉削,光奇陆离,拟以正则(屈原)、相如(司马相如)、灵运(谢灵运)、明远(鲍照)、郦亭(郦道元)、杜陵(杜甫)、辋川(王维)、昌谷(李贺)、柳州(柳宗元)、介甫(王安石)、皋羽(谢翱)、铁崖(杨维桢)、友夏(谭元春)、石巢(阮大铖)之文与诗,殆一炉而冶之。”
民国海上学人朱大可曾这样评价黄公渚:
“近日,少年诗人与旧都诸老相唱和者、有黄公渚,其卖文市招自号匑盦者是也。公渚能为骈体文、长短句,而其诗笔亦复研炼于散原、海藏二家者不浅,如《和纕蘅海溃记游诗》云:
栖迟江介动经春,风鹤残惊接枕茵。
千里传书从疾置,九能济胜属闲人。
海涛阅世群喧起,山阁看云万态新。
政欲相从分一壑,醉携鸥鹭作比邻。
此诗春、茵两韵,力避尘俗,颇似散原(陈三立);而海涛、山阁一联,高唱入云,又似海藏(郑孝胥)。大抵散原好用重字,海藏喜作豪语;散原每见至情,海藏时露高致。至其愤世嫉俗之念,则又殊途同归也。”
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上,才有了黄公渚雄奇飘逸的吟唱。
(三)幡然开悟的禅意
在黄公渚的诗词中,有一种淡淡的宗教情怀,人生的阅历和参悟让他的诗词有一种禅意和从容。
暝坐成微尚,巡廊意转深。月高万花靓,钟断四山瘖。
象纬窥天步,潭光现道心。炼师迟不至,空径伫携琴。
(《月夕抵上清访紫垣道人不遇》)
群峭摩天碧四围,斐然亭上坐忘归,钟声依水无边际,又挟空林落叶飞。(《斐然亭》)
这些空灵悠远的句子,有很强的带入感,在这里,人与周边环境、与宇宙浑然一体,心无挂碍,物我两忘。
归隐山林是好多旧时文人的梦想,而黄公渚的理想是终老崂山。
观空渐了梦功德,处乱还余心太平。独与山灵相尔汝,抹黥医劓亦劳生。
(《崂山饭店夜宿柬潜楼道冲丈》)
罨(yan)画渔庄,邻水几家茅屋。负苍岩、居皆聚族。黄山蚕熟,青山鱼足。个中人生涯不俗。黄昏收网,门对一川平渌。向原头、时闻叱犊。四时花木,四山松竹,乐天年哪知荣辱。
我本无家,乞与一丘终老。几人知、闲居拙效。北窗寄傲,南窗舒啸。有暇时水滨垂钓。十年浪走,结束劳生需早。论成亏、无心计较。恬然一饱,蘧然一觉。爱山居省些烦恼。
(《风中柳·山中答友人问》)
叶恭绰先生为东海劳歌(劳山集词部)题词感叹,“以一人之词,遍咏一山之胜,至百十阙,昔人无是也”“山水有灵,定惊知己”。
(四)诗画一体的和谐
在黄公渚敏锐的艺术嗅觉和丰富的艺术表现面前,山水即是诗,诗即是画,画也是诗,他的诗作总是能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
“牢盛别异志图经,雄峙鳌山百里青,襟带黄腄表东海,天留福地位真灵”。(《劳山纪游百咏1》)
此诗给人的感觉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式的崂山俯瞰图。
天吴跋浪日车翻,沙碛参差落涨痕。槲叶着霜红似火,钓龙矶上立黄昏。(《劳山纪游百咏26》)
这一首感觉是倪云林的平远式构图,笔法却是石溪的邃密幽深特色。
黄公渚的题画诗和画的关联度很高。显示出很高的水准。
“至味伊蒲馔,圆机法象庐。海尘吹埜马,林籁杂亝鱼。峰落蓬灜外,云开草味初。归禽先入定,禅地月如如。”
此首《暮投华严庵止宿》诗画均具有浓厚的禅意,是自然景色与胸中意象的完美结合。
放眼长空对泬(jue)寥,灜壖(ruan)地尽海嶕峣。冈峦阅世无今古,潮汐知时自暮朝,山前飞律石顟顤(lao yao),波掀地轴撼灵鳌。云垂涛立天容墨,百怪回望海若骄。
这幅《崂山头道中》诗画则充满了绮丽诡谲的意象,在山海苍凉的背后还带有一种不可穿透的神秘意味。在黄公渚的诗和画里,总能隐约看到楚辞的影子。
(五)自然贴切的表达
对我们这些没受过正规古典文化教育的人来说,初读黄先生的诗词会感到有些困难,因为生僻字和典故特别多。有时还会据此认为先生是一个刻板、不近人情的老夫子。实际上这是错怪了先生,是我们在用低标准衡量世界。黄公渚先生的诗词并不艰涩,只要有基本的文学修养,就会明白那些诗词的字义和掌故,感受其中蕴含的天地大美。
黄先生的诗词创作水平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的词牌多。词从唐代起源以来,经过宋代的高峰,到如今常用词牌只剩下了几十种,而且还在继续缩小。而黄公渚先生的《劳山集》里,使用了大量不常用的词牌,如小令中的《万里春》《西地锦》《相思令》《醉垂鞭》《梧桐影》《上行杯》,中调中的《一剪梅》《散天花》《淡黄柳》《喝火令》《锦缠道》。长调中的《青房并蒂莲》《春从天上来》《醉翁操》《穆护砂》《哨遍》《西河》《多丽》《戚氏》等,好多都是濒临消亡的词牌。对于这些词牌生命的延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用典自然。黄公渚先生知识宽泛、用典来源多,但绝非那些旧时文人的掉书袋,其用典于词义、词风自然贴切,毫无违和之感。
《春从天上来·太平宫与螴、毣二弟同游》就是一首用典较多的词:
“上苑莺花。迓讨春游屐,修竹排衙。幡影飞翚,铃声怖鸽,芳林高啄檐牙。香火三清缘结,瑶华荐、为折疏麻。醉流霞。恍神游圆峤,肩拍洪崖。堪嗟。太平梦渺,几项蹶嬴颠,满地虫沙。萧瑟江关,笺天欲问,言归争乃无家。莫上狮峰极目,迫崦嵫、日影西斜。怅云涯。愿留身灵琐,且住为佳。”
此篇开句即让人展开无限联想,上苑是太平宫过去的名字,也是汉代上林苑的简称,一句上苑莺花,既写太平宫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象,又暗指上林苑已经这一消失的历史沉积,让人有时光易老、生死一瞬之感。“修竹排衙”指修竹就像古代衙门主官升座后僚属依次分列两旁的阵仗,生动有趣。白居易曾有“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的句子。
幡影飞翚用的是《诗·小雅·斯干》“如翚斯飞”的典故,形容宫室的高峻壮丽。怖鸽则是佛教的传说。瑶华、疏麻都是楚辞九歌中的用词。再往后流霞、圆峤、洪崖、项蹶嬴颠、满地虫沙等词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掌故,引领读者展开联想的翅膀。该首词上阙描绘了一个幻梦般的仙境,而下阙笔锋一转,回到生灵涂炭的现实。太平宫的美好一刻犹如昙花一梦,现实世界充满了苦难。忧心忡忡的心情,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感伤跃然纸上。
三是遣字精确。黄先生对自然的观察非常仔细,遣词造句非常准确,并且注入个人的情感,别人看到的寻常事物,在他的诗词中便成了名章隽句,从地名入诗就可以看出他这方面的功夫。
“摩头千仞碧嵯峨,海色云容自荡摩。天岔汪头晞发坐,日从梯子石边过。”(《劳山纪游百咏 72》)
“望门还似鸟投林,小憩山家傍碧岑。河是悬心村反岭,风寒始觉入山深”。(《劳山纪游百咏43》)
“十年浪游似梦,指南龙旧路,和风吹,弹月桥边,呜咽流水如诉,看人老,婆娑短发,几株拂岸垂杨树,谒山灵,世外相迎,盛情犹故。……
鹰窠河畔,弥望飞流,四天挂匹素,午饭向山家投止,石屋仙去。绕彻泉鸣,檐声如注。金帆叠嶂,丹崖飞凤,单椒出没云中影,迳金华,饱领沧州趣。迎眸冷翠,石门峡尽天开,玉龙树杪飞翥。”(《莺啼序·内九水纪游邀丛碧同作,并柬元白、孝同》)(节录)
这里的摩头(崮)、天岔汪、梯子石、悬心河、反岭村、南龙(口)、弹月桥、石老人、鹰窠河、(双)石屋、金帆嶂、飞凤崖、金华(谷)、冷翠(谷)、石门峡都是比较突兀的地名,一般人要记住都不容易,而在黄先生的诗词里,那些特立独行的名字,立刻变得文采斐然,神工意匠、行云流水、成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与景致、篇章、情绪结合得天衣无缝。
我们应该感谢黄先生,他作品里那些文字、掌故,看似给阅读带来了一点阻力,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努力,不要让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断送在我们手里。如果没有他把那些近乎失传的文化钩沉一下、那些未被发现的美提炼一下,我们可能永远认识不到那些字词之美、掌故之美、景色之美。他的诗词,让我们增长了知识,也让崂山的美上了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