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追忆

文 / 刘瑞祥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都在开启一个新局面,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青岛文学的繁荣鼎盛时期。作为当时一个爱好文学的小青年,我有幸亲历了这个能让文学青年激动到鼻子喷血的年代。
1983年我17岁,正读高中一年级。当时学校的阅览室不向学生开放,爱好文学的我便经常到校外的图书馆和文化馆阅览室去读文学期刊。那一年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跟往常一样我来到位于道口路上的台东文化馆,一进门便看到文化馆举办文学创作讲习班的招生启示。招生名额是20人,条件也不苛刻,只要具备写作基础并提交两篇作品就行。回家以后我就准备了两首小诗,学费是跟我哥哥的同事借的。毕竟我还是学生,在校外花钱学这种东西属于不务正业,而且父亲当时得了重病,我也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后来家里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没说我什么,我哥哥跟我说他已经帮我把借的钱还上了。就这样我报名参加了这个文学创作讲习班,成为二十名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讲习班的主讲老师叫宫宸,当时大约40多岁的样子。宫老师戴一副眼镜,头发有点稀疏但很黑很亮,待人热情的微笑里透着几分知识分子的狡黠和机敏。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宫老师讲起课来却滔滔不绝,语出珠玑。关于宫老师我在这里不得不多说几句,多年以后当我踏入社会有机会接触到青岛文学界的一些人和事,才对他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宫老师的本名叫宫兆(肇)智,宫宸这个名字是他到台东文化馆后开始使用的笔名。提起宫兆智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但如果提起宫宸,现在青岛市文学界五十多岁以上的人不知道的恐怕不多。在当时,以台东文化馆主办的内部文学刊物《台东文艺》为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讲,在宫宸老师的周围,聚拢着一些当时青岛市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和优秀的文学青年,从这个圈子里走出去的文学青年有一部分现在已经成为青岛市文学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文学薪火的传播者,有两个人是必将载入青岛市文学史册的人物,一个是曾经担任过我的班主任和古文学老师、著名民间教育家金友新,一个就是宫宸。可惜两位老师都已英年早逝,让人不胜唏嘘。
在文学讲习班学习的这三个月时间里,为我打开了视野,尤其是宫老师风趣诙谐的讲课风格很能感染人。他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过去年代里发生的趣闻轶事和场景典故,比如“大跃进”时期的全民赛诗和“文革”期间流行的一些诗。有些诗句我到现在还能记着,像“崂山脚下红旗飘,胶州湾畔歌声嘹”等。讲习班还不定期邀请一些当时在青岛市卓有成效的文学前辈来给我们授课,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耿林莽、谢颐城、李凤海、黄舸等一些作家和诗人。这个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学,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
最后一次见到宫宸老师是多年以后的事了。1994年,当时我在青岛青年报做编辑,有一天出门正巧碰上他骑着摩托车进到大院里来。文学讲习班结业以后我曾经去找过他一次,我的两首小诗被选出来准备在《台东文艺》上发表,我去给他送修改后的稿件。那一次他的情绪比较低落,告诉我刊物已经停办了。我们聊了一会儿,他还给我推荐了几本书。这一晃又过去十多年了。这次见面的时候他说对我的印象已经不是很深刻了,不过知道我是他以前的学生。他待人还是那么热情,并说现在自己开始办学校了,这次来是想谈一下跟报社合作的事。因为都有事只是简单聊了几句,并约定以后找时间再聊。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只是从朋友那里听到过他的一些事情,好像事业上不是很顺利。2007年他去世的时候,我也是过后听朋友说的。66岁,和上面提到的金友新是一个年龄。后来我还看到有人写过一篇纪念文章:宫宸走了!一个勤恳的启蒙者走了!

(二)

在讲习班的时候我交往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文友,大家常在一起聚会。当时,各种民间的文学社团风起云涌,好像不搞一个文学社就不足以表达对文学的热爱。1986年快到年底的时候,我便提议也搞一个文学社,得到了朋友们的一致赞同。在起名字的时候,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我便说就叫风流文学社吧,并说这个名字大俗大雅简单易记。当时我手头有一本青岛诗人纪宇的诗集《风流歌》,而且还含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意。大家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俗气,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就都同意用这个名字了。
有了文学社就需要一个发表作品和相互交流的园地。当时,青岛市发表文学作品的报刊只有两家,一家是《海鸥》文学月刊,另一家是《青岛日报》的副刊。能在这两家报刊发表一篇哪怕是“豆腐干”之类的文学作品也是很难的,更何况文学社的成员大多都是写作上的新手。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社的油印小报“风流”便应运而生了。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一位文友,我们平常晚上聚会的地点就在他的单位。他身体不太好,但字写得很好,刻蜡版的活就只能让他代劳了。他不是我讲习班的同学,文学社里讲习班的同学没有几个,大多都是社会上方方面面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的朋友。这位文友的单位那时候就在长江路也就是现在的延吉路旁边,是一家街道办事处的服务公司。他的身体状况多年以后越来越差,我还曾组织几个朋友一起去看过他,后来便失去联系了,祝他一切安好。
我们的文学社存在了大约两年多的时间,这个期间一位文学前辈把我推荐给了当时青岛市青年文学协会的秘书长,同时他也是青岛团市委研究室的副主任兼《青岛团讯》编辑部的主编。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青年文协的秘书处,帮助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当时的青年文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很高,活动搞得也很出色。天主教堂的“一日露天画展”就是青年文协联合青年美协、青年书协发起组织的。1987年的年底,青年文协开始举办“现代人与文化”系列讲座。这个期间团市委研究室缺人手,我便从原单位借调了过去帮忙,负责《青岛团讯》的信息采集和发行工作。当时青年文协的骨干力量从理事到会长,大多都是宫宸老师的学生。不过那时候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不太善于交际,仅限于见面致意或打个招呼。
“现代人与文化”系列讲座大约举办了五六场,当时计划举办二十多场,后来因为场地问题无法解决便停办了。一开始的场地是台东区团委帮忙联系的台东会堂里面的会议室,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能借用了。最后一场讲座是在青岛十七中举办的,邀请的是现在青岛社科院的隋映辉教授讲授现代科技的发展。这几场讲座我几乎全程参与了整个过程,有些还临时做的主持。印象最深刻的是邀请青岛教育学院的教授孙宝林讲授“奥斯卡金像奖电影欣赏”时的场景,孙教授也是我的老师。当时讲座现场要放录像,但彩电却联系不到。我就跟着孙教授到他家里借用他老父亲的彩电,为这事老人家还一脸的不高兴。等回到讲座现场的时候,台东会堂的会议室里已经挤满了人,我们进去都费了很大的劲。在当时能够欣赏到一部内部参考片,而且还是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确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当然,现在的人是无法想象当时的场景的。
通过参加这些社会活动,也为我现在从事社会组织工作打下了基础。九十年代初期,我陆续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作品,但数量不多。后来,我便下海经商远离了文学的圈子。前几天朋友聚会,我们曾经在风流文学社里一起学习写作的好友现在已经是作家协会的副主席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往事已成忆,来日犹可追。现在的媒体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尤其是网络自媒体的出现为众多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平台,也不需要再刻蜡版了。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有诗便有友,有友便有情。

作者简介:刘瑞祥,男,1966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曾在青岛日报、青岛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过诗歌、散文诗、散文。现为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流行色协会秘书长。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