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生命

——读史在新大夫的《医者笔耕录》有感

文 / 落叶知秋

11/30/2019 8:09:13 AM

如果史在新大夫的人生没有选择医生这一行而是投入到文学专业,他肯定是个很有成就的作家。因为一个作家能写出好作品必须具备两大基本因素——对芸芸众生悲悯情怀和语言驾驭能力。从史在新这部四十万言的《医者笔耕录》不仅读到了一个作家厚积薄发,文字如行云流水的笔耕篇章,也感受到一个医者充满了书香之浩瀚正气的悲悯情怀!使读者跟随着他的行医足迹体味到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艰难生存;读懂了一个医者用“文学即人学”的独到视野在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在问诊着苍生的苦痛,在剖析着病痛症结的社会癌细胞而向文友们娓娓诉说……
每个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个人强烈的生命轨迹。
正如律师出身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在他九十多部的《人间喜剧》作品中,对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围绕着“金钱和爱情”这条主线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描写,最后各种明争暗斗归置于貌似公正实则弱肉强食的法律诉讼。同样的文如其人——史在新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专职大夫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治病救人无数,退休后开始潜心写作,将多年积累的文稿结集出版了这部《医者笔耕录》——这是一部问诊生命、透析人性的大书!医生这个高尚的职业使他比一般人更多地接触到生和死的问题,更多地对生命和人性有着直观而深沉的思考。从而使这部作品有着俯瞰的视觉、博大的意境,深层次挖掘苍生生存质量的亮点!虽然语言文风少了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极有个性地凝聚着职业道德的责任感,显现着作者为人处事的严谨细致,人格的厚重、朴实,精明。
少年壮志,始于此地。
史家在掖县(今莱州)是个尊儒重教的大户人家。史在新的童年是在老家爷爷奶奶的身边度过的。掖县在中国北方的文史上很有名气。这里有号称天下第一书法名山的文峰山,山中奇峰叠嶂,碑林错落。其中有被称之为楷书之最的《郑文公碑》——此碑从建成至今曾被中外无数书法家跋山涉水前来顶礼朝拜。掖县从历史上大量遗留的书法墨宝、还有著名的“举人村”,可以想象出当年它的文化经济曾是何等辉煌。然而就在这方历史上曾是物华天宝、人才辈出的乡土上,二十世纪中叶却是由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制造了穷山恶水,人与人之间互害的仇恨,惨烈的贫穷和愚昧。
史在新是不幸的——穷乡僻壤中的贫困、饥寒、孤寂像黑夜中的噩梦缠绕着他孱弱幼小的身心,使他过早地理解了生活的酸辛,人世间的炎凉。然而史在新又是幸运的,他生在了一个人穷志不穷的读书之家。父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家对这个聪颖好学的孝顺孩子付出了所有的爱。尤其是他的爷爷——这个勤劳善良、饱读诗书的老人是小在新的第一任老师。长夜漫漫,残灯如豆,祖孙两人在陋室冷炕中相依取暖,爷爷给他讲文史故事,讲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民间传说……患有精神病的奶奶对所有的人充满了敌意,唯独对小在新呵护庝爱,舍得把珍藏的那点糖果点心给爱孙吃。少年时代的史在新与爷爷奶奶、姥姥度过了相濡以沫的苦难生活,曾亲眼目睹了爷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所蒙受的冤屈和批斗而在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和悲愤的思考。正如《作者自序》中写:“在贫穷的农村,我经历过农民从单干到互助组,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全过程,亲自体验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生活。爷爷成分是富农,我从小亲身体会到什么叫阶级斗争,什么叫胆战心惊,什么叫冷酷无情。1957年回到久别的青岛,又经历了反右派、除四害。大炼钢铁、三年灾害……运动一个接一个”。这些亲历的苦难对史在新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勤奋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家族长辈父老乡亲的感恩戴德之心,励志自强的回馈之心!他鞭策自己“承上启下是我认定的责任。感恩心灵手巧的祖父,在苦难的岁月里我们相依为命。他教我为人善良,处事正派,执着自信,自强不息;我也竭诚尽孝,在他绝望时延长了他的生命。感恩我的父母,他们让我从小学会独立,承担责任,坚韧克制,好学上进……”
这颗金子般的感恩之心使他时时处处为老人所想——当他考上大学看到爷爷奶奶贫病交加失去了劳动力之时,竟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在乡下娶个勤劳孝顺的媳妇伺候风烛残年的老人……然而他这个为了老人牺牲自己爱情的想法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中未能实现。命运赐给他一个志同道合、品貌才情同样优秀的伴侣,与他在人生道路上同甘共苦比翼齐飞……
大学毕业后,他夫妻俩被分配到临沂地区卫生院工作。在那个贫穷愚昧、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的“文革”年代,农民们越斗越穷,越斗越生些怪病恶疾。史在新作为城里来的正规医生被乡亲们奉为神明。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简陋的卫生院担负着内科、外科、儿科、精神病、计划生育等全面的医疗工作。沉重的担子,繁忙的工作,脏乱差的恶劣环境在《行医见闻》篇章中写的令人感叹唏嘘,令人啼笑皆非,令人掩卷长思;如农妇见农药杀虫,就喝下农药企图杀掉自己肚子里的蛔虫而中毒昏迷,被史在新抢救过来。有在文革中“灵魂深处闹革命”而疯癫“吃大便”的青春女子,有乘人之危冒充医生的江湖骗子,还有给病人开出“背诵老三篇”之救命药方的医生……然而更多的是低劣肮脏的饮食、居室中大量繁衍的蚊蝇虱子跳蚤所带来的各种疾病,干部对妇女们草菅人命的“计划生育结扎手术”所造成的终身痛苦……这一切都被史在新写进了“病历”——这是一部光怪陆离、荒诞罪恶、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的、草根民众的真实“病历”,被一个医生以时代秘书的手笔记录收存下来,应该作为文史资料珍存!

他的书中有田园牧歌式的散文随笔,有情真意切结构严谨的古体诗和新体诗;有回忆祖辈们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闯崴子》,还有可进入吉尼斯大全的《男人生孩子》科幻小说。最催人泪下的是那篇真人实事,后来改编成剧本的《换亲记》。剧中以一个柔弱女子的泪血生命控诉了那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罪恶年代。那个斗争岁月给人们不仅造成生存之艰难 ,更带来的是人心之坏,人性之恶!穷困使他们发明了“换亲”“转亲”之规则,把神圣的婚姻变成牲口市场上的交易。女人,尤其是被贴上“黑类出身”标签的女人更成了低贱的筹码。李布衣是个出身地主的姑娘,年轻漂亮的她为了给找不上媳妇的弟弟换亲,不得不嫁给了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光棍。这个老光棍不仅丑陋肮脏而且酗酒暴躁,经常打老婆发泄兽欲。李布衣为了结束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绝望地喝下了大量的敌敌畏农药而被史大夫及时抢救过来。李布衣清醒后不但不感激史大夫,反而责怪不该救活她,要继续寻死。史大夫用李布衣的一岁儿子作为中心话题同她长谈,终于感动了她,让她树立起活下去的信念……二十多年后,有着教授、专家、主任之头衔的史在新已在青岛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了一代名医。一天,一个素不相识的的小伙子寻寻觅觅地找到门诊,进门就跪下叩拜救命恩人——原来这个已成为企业家的年轻人正是李布衣的儿子,他代表母亲来拜谢当年的恩人!史大夫作为一个治病救人无数的医生,他已忘记了救治过的病人,但被他救治过的无数病人没有忘记他,尤其是被他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的人,被他在绝望中唤起生活勇气的人——因为史在新大夫不仅救治的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被侮辱被摧残的母性爱心!这个母性的生命和爱心是一个家庭一代儿女的幸福。
在当前一切都沾染着商业气息的经济社会中,史在新大夫却以一个恪守职业道德的敬业医生之作为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个光荣称号!他的这部《医者笔耕录》是用作家的笔、医生的手术刀在问诊生命,在剖析人性——他是一个忠孝于父老乡亲的医生,更是一个忠实于时代的人民作家!
2017年春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