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心态

文 / 胶澳子

12/18/2019 11:02:51 PM

读杜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我联想到今日文坛有多少人在以惊弓之鸟的心态从事写作?
由于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胡风们的前车之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早已闻风丧胆。所以时代造就了海量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文艺歌德派。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者统统被赶下文坛接受改造。
曾几何时,文人的使命被称为政治的化妆师和宣传员。歌德派言必称欣逢盛世,下笔必礼花满天,开口则颂歌飞扬。
文学的窒息是也是一代文人的悲哀,于是大批犬儒步入庙堂。
万马齐喑只能是历史的一页。
今日的文人并不缺识,而是缺胆。胆之不存,识将焉附?文化良心的宿命在打折中。
于是,由言必称马列改为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秦汉,言必风花雪月,或隔靴搔痒,或嬉骂打俏,或打个横炮,或图个左右通吃,赚点稿费。故今日文化园地里红杏枝头春意闹得多的是绢花、纸花、塑料花,这真让赏花读者看花眼而无法折枝。
洋洋千字,总是粉饰太平;浩浩万言,不问苍生问鬼神。文化食客涌入钟鸣鼎食之家争先而恐后,为混饭吃而写作,都为稻粱谋,这难道不是文坛的悲哀?
每一位读者其实都在寻求与作者的良心沟通。可惜欲接地气难乎哉。
今日读书园地,作者负读者的太多,读者负作者的甚少。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作家不为民说话,不如坐家演八卦。
与其听作家们扯淡,还不如听北京大妈有话说。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胶澳子/石老人作品总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