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犁耕
12/21/2019 10:42:48 PM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德经》里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几年随着国学热的持续高温,《道德经》被广泛传播。各地《道德经》讲座如雨后春笋。这些《道德经》讲座,必然要讲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但,关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解释,不是重复前人的旧说,就是望文生义的胡说,与“治大国若烹小鲜”隐含的原旨要义相去甚远。更严重的问题是,在讲解“治大国若烹小鲜”中,都无形中宣扬了传统文化里“治国”的陈腐思想。这是今人应该特别警惕的文化倾向。
下面让我们看看“治大国若烹小鲜”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子关于“治国”的理念是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是无为而治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并无人们牵强附会出的那些玄想奥义。
老子认为,“治国”犹如烹调鱼一样,烹调鱼是不可以随便翻动的,锅里的鱼一“翻动”就碎了。这个“翻动”的结果就不是烹调者所希望见到的了。
“治国”也是这个道理,统治者在治国中不可以轻易“翻动”国家与老百姓。 一“翻动”他们,就达不到“治国”的目的了。这里的“翻动”就是折腾的意思。
实际上大部分统治者所谓“治国”,都是想法设法折腾国家、折腾老百姓。折腾的结果必然是国无宁日、民无安居。统治者的折腾使老百姓苦不堪言。这种折腾一般的分为两种:
一种是,统治者什么都管。什么都管,必定什么也管不好。还可能适得其反:打乱了原本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老百姓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造成社会混乱。
例如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什么都管、什么也管不好,管的结果是经济匮乏、商品短缺,老百姓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一种是,统治者把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纸上谈兵的东西,让国民去实践。这种做法因为是全民行动,属于大折腾了。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人类对此是有惨痛教训的。二十世纪东方国家的公有制、国有化运动就是实践纸上谈兵出来的蓝图,结果这些国家不仅经济萧条萎缩,且有饿死人的现象。
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太平,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安居乐业,都是统治者不会“治国”——瞎折腾造成的。要想天下太平,要想国泰民安,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去做,不折腾——不要什么都管。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农业由农民管,商业由商人管,教育由教师管……这种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结果是,所有的问题都消化在“自己管理自己”中,不会酿成大的社会问题。
不难看出,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隐含的思想就是无为而治。历代讲解《道德经》的书,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解,都停留在抽象的无为而治的字面上,未能深入下去。都讲着“无为而治,无不治”这样的空话。至于怎样无为而治才能“无不治”?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些皓首穷经地研究《道德经》的人们不明白:无为而治是有具体含义的,“无为”是指统治者不要随便有作为,不要什么都管。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老百姓在自己管理自己中,解决吃饭问题,解决致富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统治者根本也管不了!所谓无为而治的“无不治”,就是老百姓在自己管理自己中,吃饭问题、致富问题,都自行解决了——于是达到了“治”的目的。老子所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主要源于他发现:
在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的不发达,吃饭问题一直是个关乎社会安定、关乎国家命运的大问题。所以圣人曰“民以食为天”。在老子看来,所谓“治国”的实质就是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及致富问题。但统治者不会生产粮食,不会创造财富。粮食都是老百姓生产的,财富都是老百姓创造的。老百姓粮食多了,创造得财富多了,“皇粮国税”不是也就多了?所以解决粮食问题、解决致富问题,只能靠老百姓自己,统治者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放手让老百姓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便是无为而治的全部内容。结果是“无不治”——天下大治了。
显而易见,无为而治是实现老百姓富裕、社会安定的不二法门。但是这个思想却并不为历代统治者重视。除了汉初的“文景之治”是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带来的国泰民安,其他王朝几乎没有主动实践无为而治的。
但晚明持续繁荣了半个多世纪的商品经济,实质也是无为而治的结果,只是晚明的无为而治,不是统治者主动推行,而是在统治者荒淫怠政的“不务正业”中出现的。是“歪打正着”。
所以无政府主义认为“有政府,不如没有政府”,虽属极端,却也不无道理。
无为而治在西方叫民间自治。把这个思想运用到炉火纯青、又恰到好处的,是英国的殖民地政策。英国对殖民地采取的统治方式就是民间自治。英国对殖民地不委派政府官员,不建立政府机构。甚至也不派驻军队。殖民地所有的地方事务英国政府一概不管,都由殖民地人自己管理自己。但殖民地的所有权属于英国政府。这样,殖民地相当于英国政府管辖的一个实行高度自治的“省”,但殖民地人没有向英国政府纳税的义务。不了解英国殖民地历史的人不明白:这样的殖民地政策,对英国政府有什么好处?
英国是个商业起家的国家,对殖民地看重的是其商业的发展。英国政府通过控制殖民地的进出口贸易从中收取贸易差价作为国家的收入。
很多史料显示:绝大部分英国殖民地经济繁荣,工商业兴隆、贸易发达,老百姓丰衣足食,殖民地显得比较富裕。
例如,北美独立战争之前的北美大陆,是英国的殖民地,实行民间自治政策。英国政府从北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中收取差价作为国家收入。那时的北美大陆富得流油,世称“人间天堂”。当时的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话很能代表北美大陆人的心声:“我们为生活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再如津巴布韦在1980年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殖民地时期的津巴布韦实行高度民间自治,英国并不管理津巴布韦。那时的津巴布韦粮食多得被誉为“非洲的粮仓”,工业商业处于非洲最发达的水平。津巴布韦曾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但是津巴布韦自从独立后,总统穆加贝实行公有制国有化,津巴布韦便江河日下,从“非洲粮仓”变成了饿殍遍野。这个赤裸裸的悲惨事实,不仅控诉穆加贝的公有制国有化统治,也引发学界重新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殖民地政策所涵有的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至少向学界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老子的无为而治与西方的民间自治虽不同源,却有着同理的价值。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是有历史局限的:
老子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说话,对国家、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着根深蒂固的“治”的思想。而国家、社会、老百姓是被“治”的对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治”与被“治”的关系。这个渗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思想意识,既是中国有史以来全部政治的意义所在,也是中国政治未曾有过任何进步的根本原因!
无为而治与民间自治的差异、在于出发点的不同:
无为而治的实质是为了统治者达到“治”的目的,反映了“治”者与被“治”者的统治关系。民间自治是通过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实现工商业的发展。民间自治的实质是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属于民主管理。
所以我们在谈论无为而治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思想的局限性。指出这一点来很有必要。不是吗?看看那些《道德经》讲座在“治国”上的喋喋不休就知道,历史上的“治国”所涵有的统治与被统治的陈腐思想至今仍然存在。不管是以前的“抓纲治国”,还是后来的“依法治国”,所谓“治国”,总是暗含着“治”者与被“治”者的统治关系。无形中“治国”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被“治”者处于听候“治”的地位,唯命是从。不难看出,“治”预设了一个人间上帝,被“治”者都是这个人间上帝的臣民。明白了“治”的这个根本意义后,还能理直气壮地高谈阔论什么“治国”吗?如果说“治国”的目的是为了民富国强,那么只有老百姓(民间自治)才有能力实现这个目的,“治国”中的“治”者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时下中国鼓噪传统文化的声音此起彼伏,为什么都忘记了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左传·庄公十年》里那句不无真理意义的名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所以,“肉食者”们,谈得什么“治国”啊!
从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治国”——折腾老百姓,十分热心。对其应该办的事置若罔闻。例如维护大道即维护正义,维护社会公正,惩恶酬善,维护法律的尊严,保卫国防免受外侵,建设公益事业,发展教育等,都是“治国”者必须办,也只有他们才能办到的事,却被冷落在一边。他们对“治国”——折腾老百姓却乐此不疲。老子的了不起之处是,早已看到了这个“治国”弊端,所以委婉地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并用“治大国若烹小鲜”对无为而治,作出了通俗而又生动的解释。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李工/李功/犁耕更多作品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