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祁萌之
6/26/2020 7:47:17 PM
去山西旅游到过乔家大院的人,往往会在乔家大院的家训面前驻足良久:
“有补于天地者曰功,有益于世教者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欲曰德,无为曰道,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乔家大院的家训精辟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涵有的精神理念至今还有思想魅力。这里做一下解读与品评,供读者参考。
(1)有补于天地者曰功
补,在这里是贡献的意思。天地,在这里既是人世的意思,又是历史的意思。这句话的字面大意是:个人只有对社会、对历史做出了贡献,才可以说是成功的。不过,这句话还暗含着更深的意义:人要目光远大、胸怀开阔、境界高远。要有理想抱负,要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要有历史的担当、家国的情怀。——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有补于天地者”。
(2)有益于世教者曰名
这里的世教,是世人教化的意思。这里的名,是指名望的意思。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做有益于社会的道德人,成为人人可以效法的道德榜样,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名望。当然,人人都有想出名的欲望。出什么样的名?追求什么样的名望?不可出虚假之名,不可出庸俗之名。所谓出名,只有成为世人交口赞誉的道德楷模时,才有了意义。
(3)有学问曰富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但是,其涵有的深邃而又丰富的意义,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什么叫学问?学问是:一个要有知识;一个要有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除了数理化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外,还要有——
经济方面的知识。你不能穷了大半辈子,连“市场经济是人类致富的不二法门”这样的简单常识都不知道,竟跟着别人瞎忽悠凯恩斯主义。
法律知识。你不能连“政府不可以干法律未许可的事;人可以干法律未禁止的任何事”这样的法律常识都不知道。
历史知识。你不能连1644甲申年变天后,中国人做了二百九十五年亡国奴这样的耻辱历史都不知道,还跟着别人歌颂大清帝国的“康乾盛世”呢!
文学知识。你不能连“一个对文学毫无兴趣的人,必定乏味得面目可憎”这样的文学常识都不知道,还喋喋不休那些毫无文学素养、毫无文学情趣的语言,竟不知道别人是多么反感!
艺术知识。你不能连“所有的艺术都是审美意义上的表达”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不知道人人都有审美能力与审美需要——不知道幼儿见了美貌的人与丑陋的人,会作出绝然相反的本能反应。
音乐知识。你不能连“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这样的普世价值都不知道——不知道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不知道欣赏音乐既是情感享受,又是情感释放。
……
所谓“学问还要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知识的掌握、知识的熏陶、知识的运用中,产生出自己的看法来。自己的看法是指与众不同的、前人没有的看法。这种独一无二的看法便是思想。思想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学问、是否有水平的“终极”指标。很多人装了一肚子知识,就是不会运用知识,所以不可能产生自己的看法,不可能有思想。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真正有学问呢?
不过,“有学问曰富”这句话暗含的深层意思是:
A.判断人是否富有,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财富的方面;一个是精神财富的方面。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对拥有物质财富的人可能羡慕,但不一定尊重,更谈不上敬仰。人们对拥有精神财富的人,不仅仅是羡慕,还由衷地尊重,甚至产生五体投地的敬仰。至于社会上普遍崇信“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是不正常的社会了。
B.精神财富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创造出物质财富;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拥有精神财富的人,不怕物质上一时的贫穷。或者说拥有精神财富的人在正常社会里,是不可能贫穷下去的。但是物质财富本身不能创作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只能为获取精神财富提供可资利用的条件。例如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但金钱本身是无论如何也出不来精神财富的。
(4)有廉耻曰贵
这里的贵,是指人具有的精神品质及其表现中,受到人们的尊重;所谓廉耻,是指廉洁方正与知耻。所以这种精神品质,就是具有知耻之心中的廉洁方正的操守。
不过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贵族生活方式的尊重——这句话就不那么晦涩难懂了。凡是贵族,不仅都有知耻之心,不仅富裕,贵族更重要的特征是,凡事十分讲究的生活方式。贵族不仅在公众场合很讲究,例如言语举止,例如装束打扮,都要表现出一种水平与修养来。贵族就是在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讲究,力避粗俗与鄙陋。例如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先生》里,贵族少妇吃牡蛎时的动作都是很优雅的,让“我”羡慕不已。
凡是鲜耻寡廉的人,不仅人格不讲究,其生活方式也是不讲究的。往往体现出粗俗野蛮,没有教养。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廉耻”字面上,还应该看到“有廉耻曰贵”中必然涵有的十分讲究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于是所谓“贵”也就变得亲切温馨而又丰满起来。
(5)是为功名富贵
这句话是总结以上四句话的内容与意义,概括通常所说的功名富贵的全部含义。
(6)无欲曰德
这里的欲,是私心杂念、贪婪的意思。克制不良欲望,遏制贪婪,是一种高尚的内在修养。这种修养体现为可贵的精神能力,即意志力。所以这里的德,不能做平常的道德理解,而是一种意志力与操守。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意志力这个心理学概念,却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一定要看到其中的“德”是意志力与操守的意思。例如常见的“无欲则刚”,这里的“刚”就是涵有意志力与操守构成的精神能力。
一般地讲,意志力与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无关,例如人们常说的苦难磨练意志力。其实这个说法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根据。苦难并不必然地导致意志力。就像富裕也并不必然地导致意志薄弱。意志力主要源于个人的自我约束与克制中的锤炼。——也就是苏俄作家高尔基的那句名言:“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所以意志力是人的理性表现。不过,这里的理性是指能在文化修养中升华出精神能力。缺少文化修养的人很难有这种精神能力。例如穷鬼、地痞、流氓、恶棍、无赖等社会最底层的下流人,是没有这种精神能力的。
(7)无为曰道
这里的为,就是作为的意思。这里的道,是指大道、绝对真理。无为,就是不作为。不作为,就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强行,不刻意为之,不用强力改变原来的面貌秩序。人世间的风俗习惯都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结果,都是人类情愿奉行的民风良俗。统治者对民间的习俗最好持无为的态度。动辄讲“移风易俗”必定带来灾难。
“无为”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就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从自然、和谐自然。不妄言“人定胜天”!更不随便地改造自然。《山海经》里那些故事传播的思想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的基本理念。
无为在关乎国家、社会、黎民百姓的政治上,就是统治者不干预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其实怎样生活、怎样生产经营、怎样发财致富,老百姓自己明明白白,不需要统治者指手画脚。统治者在所谓的治国中处心积虑地管理国民、指导老百姓,让老百姓按照统治者说法去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所以无为而治的实质就是民间自治。无为而治是一个国家出现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奥秘所在。这种“无为”做法,体现的却是大道的思想精魂。
中国有史以来堪称无为而治的成功范例,只有“文景之治”、“宋仁宗四十年”、晚明“文治响盛”等三个不同时期。当然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无为而治,原因也不尽相同。晚明的无为而治,是几个皇帝怠政、荒政中出现的,并非是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方针。
所以“无为曰道”的中心意义就是凡事顺其自然,这是体现大道的做法。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暗含着今天所说的规律、法则、正义、真理的意思。所以社会上出现“背道”“无道”,都被视为混账与荒谬。
于是看来,上述的“无欲”与“无为”共同构成了“道”与“德”涵有的完整思想。所以家训中所谓的“道德”,就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那些“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行为规则的意思,而是涵有近于大道、臻于高尚文化修养才有的精神品质的意义。
(8)无习于鄙陋曰文
这里的鄙陋,是指粗鄙、浅薄、低级、庸俗的意思。这里的习,是指沾染、沉溺的意思。这里的文,是指高雅优秀的文章。于是,不难看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远离鄙陋的文化人,便有了高雅的志趣、高尚的品性、高远的境界、高阔的襟怀。这样的文人笔下的文字,都在超凡脱俗中成了好文章。
(9)无近于暧昧曰章
这里的章,是指明白无误的典范。这里的暧昧,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男女关系,而是指一种说话、办事、写文章中出现的拖泥带水、稀里糊涂、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意思不明显、重点不突出的作风与文风——这是中国人的普遍毛病,这种毛病与“中庸”理念有关。所以这句话在当年有着“开风气先”的力量!特别是对于写文章,指出了流行于世的毛病,彰显了好文章的要害所在。于是看来,这句话是提醒人们:
办事、写文章,只要远离暧昧,便有了条理,有了法度,有了顾此及彼中的重点突出,让人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文章在条理清楚、有理有据中成了别人效法的样板。
(10)是为道德文章
以上的“无欲曰德、无为曰道、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共同构成了通常所说的“道德文章”的全部含义。
(11)有功名富贵固佳,无道德文章则俗
能够拥有以上揭示的功名富贵,固然是一般人眼中天大的好事;但为人处世一辈子,仅有功名富贵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只有在不懈努力的文化修养中实现了“道德文章”的人生,才是无憾的完美人生。
乔家大院的家训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了丰富深邃的思想力量与精神魅力。概括了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常见的众多家训中堪称经典的优秀杰作。
但是,乔家大院家训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的思想局限与做人缺陷也是明显存在的,这里指出几点:
(一)家训暗含着深重的“轻利”思想,但乔家大院却是山西的豪富巨商。不能说家训在这一点上虚伪,但其中隐含的“轻利”思想,容易误导人走向不务实的“泛道德主义”;容易把人引向脱离实际的“华而不实”;容易使人忽视吃饭问题生存问题、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家训的失误在于没有告诫人们:人首先要吃饭,人都想过富裕生活,这是人的天性。实事求是地解决吃饭问题,才是迈开有意义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理直气壮地追求富裕生活,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像重义鄙利的孔子,一辈子穷得像丧家狗,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是不可取的。所以,为人处世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重利”、而不是“轻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家训受儒家文化“义利之辩”的影响太深。“义利之辩”的致命要害是:不考虑吃饭问题,光考虑“义利之辩”中的“重义”。所以我一再批评创立儒家文化的孔子等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现在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仍然存在“重义轻利”思想。家长与教师都不重视教育孩子必须明白:为人处世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要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谈得上那些雄心壮志与伟大目标。要使孩子明白:“头可以长在天上,但脚必须踏在地上”!
(二)既然是家训,中心意义是“做人”,但家训对人的理解不仅远远不够,而且是有严重缺欠的。家训忽视了人生在世,首先要懂得“人是什么”,然后才能谈得上其他修养。如果连“人是什么”都不知道,谈其他修养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空谈。
当然,回答“人是什么”,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意大利阿波罗神殿之所以在显要位置写着“认识你自己”,是提醒来者深省“人是什么”。这个著名的箴言说明,回答“人是什么”虽然很难,却是极其重要的。笔者在半个多世纪的学问造诣中一直思考“人是什么”,终于在迟暮之年略有所悟。这里简要归纳几句呈献读者朋友,仅供参考:
a.有自由意志。b.有思想能力。c.有个性。d.有灵魂。e.有精神家园(审美意义上的情感世界)。
这几个特征虽然是人的天性。但悟透这个天性,人便知道如何维护天性并具有了维护这种天性的能力,以及产生了防止这种天性受到侵害时的抗体:当面对外来的对人性的戕害(例如意识形态教化)时,会自觉地拒斥、“排异”,从而维护了自身的天性。中国人为什么容易被教化?容易发生人性异化?主要原因是,原本就不知道“人是什么”,没有维护自身人性的意识与抗体。
(三)家训概括人生的意义是:“功名富贵、道德文章”——在为人处世上似乎很有道理,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功名富贵、道德文章”涵有的全部意义都是世俗的,其中的理念不管怎样高尚、怎样有道理,都是世俗意义上的“箴言”。也就是说,家训里没有超越性的精神诉求。缺少超越性精神追求的人生,肯定是不完整的人生。所以“家训”再好,不过是实用主义文化中的“有道理”。但是谈涉及人格的问题,没有超越性精神诉求的位置,是个严重缺陷。
(四)家训认为“功名富贵”是必须的,但若没有“道德文章”,便是“俗”的了。这个理念仅是实用主义文化里的价值观。何况中国文化里的“道德文章”其实也是世俗的,并没有真正不“俗”的精神坐标可以参考。
何况这种世俗化的“道德文章”一直是中国文人出路的“敲门砖”,隋唐以降推行科举考试加重了“道德文章”的世俗化。所以“道德文章”并不必然地涵有不“俗”的精神意义。也就是说,“道德文章”并不能解释“人既是个肉体的存在,又是个精神的存在”这个根本问题。精神意义上的人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拥有精神家园,即“审美意义上的情感世界”。一个是拥有无功利、无条件、无原因地绝对相信的信仰。两者缺一不可。家训所谓的“道德文章”不涵有精神意义上人的理念。何况中国文化里原本就没有信仰。
总而言之,乔家大院家训所概括的做人的要求,体现了实用主义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却缺少精神意义上人格内涵的家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显然是有严重缺陷的教育理念。指出这一点,在国学热的时下里,应该是很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