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维
11/18/2019 12:31:39 PM
1960年,让我记住了饥肠辘辘的滋味。但还有一件难忘的事,就是母亲领我去齐东路27号董吉亭老师家拜师,学习小提琴。他带我去中山路环球商店,细心为我挑了一把琴,于是,从拉空弦学起,“开赛”“顿特”……逐渐地会拉些曲子了。我喜欢抒情、柔美、优雅的曲子,像舒曼的“梦幻曲”、圣桑的“天鹅”、托赛里的“小夜曲”等等,曲调至今仍在我心中鸣响。
岁月如烟,白云苍狗。如今已是七旬老翁,人生之旅中多少有价值、无价值的东西已随风而逝。但生命中流年的印记却是不可磨灭的。时至今日,在饭桌上我总要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吃干净,内心觉得,要对得起那些悲催的记忆;而年少时漫不经心地学了几天琴,意外地对人生影响很大:我为谋生找到的第一只饭碗,是到一个地方剧团里当了乐手。这段经历培植了我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这团内心之火伴随了余生。
好,言归正题,该说说伏尔塔瓦河了。她远在欧洲的捷克,像多瑙河一样,因为一首交响乐曲而声名远扬。文革期间,我一位至交朋友的家中,有老式唱机以及少量劫后余存的黑胶唱片,其中就有《伏尔塔瓦河》。出于对古典音乐共同的爱好,我经常去他家里“偷听”这些唱片,我们关好门堵好窗,唱针下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声音,就如同天籁,滋润着我们无比饥渴的精神世界。在反复聆听中,乐曲每一个乐段起伏、节奏变化都了然于胸,未曾谋面的伏尔塔瓦河在脑海里浪花翻卷,在如醉如痴中,忘却了斗室之外那个多灾多难的世道。
退休后,想去看看世界。捷克旅游时,在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克鲁姆洛夫古镇,我终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伏尔塔瓦河!她发端于广袤浓密的南波西米亚森林,叮咚作响地奔流出来,激荡、冷冽而又清澈,波光里荡漾着少女般的柔情。当河水欢快地流淌到小镇时,竟惊艳地扭转成几个马蹄形弯,就像一条湛蓝色的缎带,披在了盛装美人身上,使这座拥有13世纪的古堡、哥特式教堂和上百幢巴洛克风格红顶古屋的小镇温婉优雅、气质无双。我登上了古城堡的彩绘塔眺望,伏尔塔瓦河在暮霭沉沉中蜿蜒北上,美不胜收,引人遐思。
第二天,旅游团沿伏尔塔瓦河堤向布拉格驶去,两岸的风光一览无余。这条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母亲河。出于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捷克民族乐派大师斯美塔那于1874年创作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最著名是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对河流两岸的风光和民间生活进行了深情的表达。
交响诗是浪漫派古典音乐的一种体裁,一般都有标题,时长在12分钟左右,作曲家用音乐艺术语言去演绎诗篇的意境形象,是与文学最为接近的音乐艺术形式。斯美塔那在《伏尔塔瓦河》的乐谱上用诗意的文字写下了他的音乐构思。
导游是一位我国留学生,天时地利,他很应景地介绍了一下作品后,在车上放送了这首交响诗。奔驰牌大巴的音响效果很不错,袅袅的乐音飘出,耳熟能详,车窗外美景变幻,飘飘欲仙,我真感谢这位练达、知性的年轻导游。
……弦乐的微弱拨奏中,长笛与单簧管的跳跃音型交互出现,两股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涌出,变成了小溪,又穿过寒冷的森林,逐渐汇集成河流……小调式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出现,在反复中逐渐增强,河流更宽阔……由圆号奏出的猎人号角在森林里回响,河流穿过丰收的田野……转瞬间,乐曲变成二拍子的波尔卡舞曲,这是欢乐喜庆的乡间婚礼。舞曲渐渐弱下去,静谧的夜色降临了……竖琴流动的琶音,木管起伏跳跃的音型,月亮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仙女们在魅惑的歌声中翩翩起舞……天亮了,音乐不断增强,伏尔塔瓦河不断壮大,滚滚向前,勇敢奔向斯维特扬峡谷,铜管乐和定音鼓的强音,好似巨浪猛烈冲击着岩石,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突然,大巴车里也响起了异常的吼声!怎么回事?容我先把乐曲介绍完再说……伏尔塔瓦河终于冲出了河谷险滩,变得宽阔壮美,原本柔美恬淡的小调式音乐主题,此刻变奏成明亮而又坚定的大调式,河流波澜壮阔地奔腾,流过布拉格城堡,奏起古老城堡的主题,捷克民族的英雄历史令人缅怀……河流远去,音乐渐弱……骤然响起一个超强音和旋!乐曲在庄严辉煌中结束。
乐曲的最后一段最让人感动。经过前面的铺垫,作曲家在这里倾注了他强烈的爱国热诚,音符中流淌着颂扬、赞美、依恋、景仰与感恩。这首深受人民喜爱的交响诗,被称为“捷克的第二国歌”,实至名归。
然而,这次最让我感动的聆听,却被一声极为响亮的嘶吼打断了。吼声是坐在我身后的一位女士发出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吵死人了!快停下吧!……还不如放小苹果呢……”惶恐中导游起身,手忙脚乱地关上音响,车内陷入尴尬的静默。
我惊愕地回头望去,女士脸上除了激愤与厌恶,感觉还有一种为民请命的成就感,竟朝我微微一笑。她五十多岁,北京人,衣着得体,平素对人和蔼,气质上远非跳广场舞的大妈可比,但她能发出那样的声嘶力竭的吼叫,却是出人意料……我感到悲凉,无话可说,就引用一句名言吧。“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可是马克思说的。唉,我们这一代人啊,被称是“喝狼奶”长大的,很善于“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普遍缺乏艺术感性与人文素养。教化使然,实为终身之憾!
对于流行音乐与经典音乐,高低短长,我无意置喙。古代文典《楚辞》里,宋玉把乐曲分别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被毛主席引用而为人熟知。发源于欧洲的经典音乐在创作技巧、思想内涵、艺术表现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成为人类文化的璀璨珍宝,而女士提到的“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之类,往往风行一时便归于沉寂、无人问津。捷克民族的音乐素养很高,街头拉提琴、吹小号的乞讨者,技艺娴熟地演奏着动听的经典音乐,这是他们根植于心的民族文化。学贯中西的胡适先生认为:在艺术成就上,欧洲的古典音乐要远远高于我们本土的音乐。这是不是有点道理呢?乃一家之言,就任人评说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调四个自信,其中就有文化自信。我们傲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博大精深、世人敬仰的民族文化,我深信: 一个有充分“自信”的民族文化,必然是开放与包容的,必然会吸纳与消化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滋养与发展自己,成为有特色的世界文化。
小文讲不了太多的大道理,还是说说自己吧。
在几经变化的职场生涯中,为稻粱谋,我素以谨慎、庸常自处。忙忙碌碌之中,小提琴早已不拉了,但是我买回家很多古典音乐的CD唱片,自娱以怡情。从捷克旅游归来,我找出《伏尔塔瓦河》的唱片聆听,但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再也找不到在伏尔塔瓦河畔的那种极为深沉的感动。哦,伏尔塔瓦河啊!为什么,你在斯维特扬峡谷发出的雄壮吼声里,我却听到了悲凉……
近日,读到了贝多芬的一段话: “谁能理解我的音乐的意义,谁就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根拔的苦难。”他可是上帝派到
人间的音乐圣人,他的话让我沉吟良久。常常是心怀戚戚的我明白了,恢弘壮丽的音乐圣殿面前,我只是一个略知皮毛的门外汉。
2019.4.19初稿,8.16修订
返回 今日目录
返回 世说文丛总索引